非土著沒遭邊緣化 達因:政治人物炒作課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非土著沒遭邊緣化 達因:政治人物炒作課題

獨家報導:林明標、羅依薇、歐玉萍、張潔瑩、徐健華
獨家攝影:連利元
(吉隆坡22日訊)巫統元老兼財政部前部長敦達因說,非土著在這個國家並沒有受到邊緣化。有關課題,其實都是政治人物的炒作。



他認為,這種情況或會加劇種族分化,但目前還未達到危險水平。

達因是在回應有關大選之后,政府在政策上更親土著的說法時,這么指出。

他說,有關非土著被邊緣化的說法並不正確,如今政府已沒有對獎學金和公務員人數採取固打制;大部分合約和執照,也都批給包括華巫印在內的個人單位。



“非土著沒有受到照顧及處于弱勢的說法,沒有根據。雖然我已由政壇淡出,但我不同意你(採訪員)形容的苦況。

“當選情非常激烈時,有關選舉的課題會延燒。很不幸的是,在大馬的政治,很多課題都以種族為外衣,因為打種族牌是能夠撈取選票的最廉價和簡單方式。

中小企業華人為主

“我不相信,以種族為基礎的固打制度及扶持行動會增加。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領導的政府,已通過轉型計劃和新經濟政策,採取經濟改革步伐,包括開放和中止一些扶持計劃。

他說,現有的憲法,部分是闡明土著特權,但這有歷史因由,國家的政策也會以這點來制定。

他說,現今是資本主義時代,沒有本錢就無法做生意,這時代也會使得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政府必須趕快提出援助政策,因為貧窮者除了馬來人,也有華人和其他族群。”

敦達因也說,中小型企業是國家的經濟核心,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他說,一些協助中小型企業的政策,受惠的都是華人,因為中小型企業都是由華人主導,偏偏有部分人士認定這些政策只利惠土著,進而衍生不平等的問號。

幹嗎互問“要甚麼?”

達因感嘆,國家都獨立半個世紀了,政治竟然可以去到互問“華人要甚么?”和“馬來人要甚么?”的層次。

他說,這個現象令他傷心。

他說,真正的政治家,不會失去風度。朝野雙方的政治人物、媒體老板、甚至全民,對維持國家的穩定都負有責任。

他說,大馬若失去穩定,必會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華社變心會招致反應

達因認為,國陣必須延續權力分享的原則,不過他還是要提醒華社,“這項行動會招致反應”。

他是在回答,馬來社會在華社大力支持反對黨后,出現“對華社更好”或“忘掉華社”的兩種聲音,巫統該如何作選擇的問題時,這么指出。

達因認為,大家都是國民,對待各個種族,不應有區分。

他說,法律下人人平等,雖然有一些條文是因為歷史因素而存在。

但他也提醒華社,“行動會招致反應”;這個國家,是依靠各族協商、交換利益和待遇而建立起來的。這聽起來並不怎么壯烈,但馬來西亞就是因為這樣,而走了這么長的路程。

“因此,保持敏感,不過度強烈提出狹隘的要求,是很重要的。

“如果忘記了這點,就是讓強硬派有機會玩把戲;這些人,很不幸的,每個政黨都有。”

“一馬”理念淪為空框

達因指出,“一個馬來西亞”已出現各自表述的情況,如同“瞎子摸象”。

他說,當政治資訊的傳達淪落為空喊口號時,你就會被意想不到的后果捆縛。

他懷疑,“一馬”理念推出前,未曾經過深思熟慮、清淅和連貫的講解,以及適度的包裝出售。

自塑品牌變笑話

達因是針對“一個馬來西亞”精神熱潮不再的現象,這么指出。

他認為,“一馬”就像著名“瞎子摸象”故事中的大象,加上反對黨胡鬧的制造混淆和噪音,很明顯的,“一馬”精神已是言人人殊。

他說,納吉想為自己的首相任期打造品牌,如今“一馬”已成為其自創的傷口和天大笑話。

提到土權組織和穆斯林聯盟等組織的行為時,達因說,每個種族團體里,都有極端分子和沙文主義分子。

“我會在花園里幹些零碎活兒,我知道,不良的種子最好被清除,以免它們成長蔓延。”

中庸施政才可生存

達因認為,不管情況如何,國陣永遠不可以放棄全民中庸之道,巫統也必須堅守權力分享的理念,才能永保其國家中流砥柱的地位。

他也說,馬華和國大黨等國陣成員黨固然陷入低潮,但應以一些重振雄風的反對黨為榜樣,自我激勵。

達因是在回答巫統可不可以放棄其他選票,只依賴馬來選票生存的問題時,這么指出。

“這不是個巫統要不要生存的問題,而是巫統要不要只靠馬來選票生存的問題。

學反對黨重新振作

“在這個國家的歷史上,巫統從來都是國家的中流砥柱。它能保住這個地位, 是因為它承諾權力分享,為國家領航,讓國家取得發展和富強。

“不管情況有多糟糕,即使有其它更方便和具吸引力的選擇,巫統也必須時時加強對這個理念的把持。

“國陣永遠不可以放棄中庸,以及為全民信守公義的中道。”

達因說,馬華、國大黨和其他西馬國陣成員黨在第13屆大選的表現的確是糟透了。它們應該回顧一些反對黨的歷史,后者曾經遭遇巨大打擊和選舉失敗,卻也能生存及重振雄風。

兼聽則明才能收復雪州

敦達因奉勸納吉,兼聽則明;就因為上屆大選他所托非人,錯信所言,才會在雪州再失利。

他說,當納吉宣稱可重取雪州時,這個任務即刻成為一場艱苦戰役,可惜納吉信錯了人,讓他裁了筋斗。

“領袖必須兼聽,但當時雪州的責責人,當然只對納吉說他想聽的話。”

敦達因也說,民聯執政雪州后,面臨水供問題,但國陣沒有把握機會做些事情,以致無法奪回加影。

“雪州人民對水供問題是不開心的,民聯的支持率也明顯下滑許多,但國陣沒有做些事情,所以民聯繼續在加影補選中獲勝。”

開明看待挺中庸言論

針對25名馬來前高官聯署公開信拒絕極端言論者一事,敦達因以開放的態度看待,並指能公開討論是好事,前提是勿誤導任何人。

他說,民眾應該接受在平靜和文明態度下進行的對話會。

詢及他是否支持這25人的公開信時,他說,“我非常開放,我認為宗教是我和上蒼之間的事,我不要讓別人打擾。”

詢及只有華人強力支持挺中庸拒極端的現象,敦達因說,我國是個民主國家,任何團體和人士,都可以和氣地坐下來好好談論和發表意見。

25名前高官早前聯署公開信,呼籲溫和派的馬來人、穆斯林和大馬人民挺身而出,向極端分子、過火和偏激的言論嗆聲,引起共鳴。

馬來統治者用智慧干預

達因指出,馬來統治者的特權和特別地位,在憲法里受到保障。他們可以作出合時宜及具建設性的干預,來左右政策。

“過去在狹隘的政治情況模糊了政治人物和民眾的判斷時,馬來統治者為國家貢獻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最明智的君主們,會賢明的行使他們的特權,就如一個明智的大廚般善用他最好的工具;如果你嚐到大蒜味,就是說,下得太多了!一切全看君主的敏銳度、克制度和中庸。”

他說,馬來統治者行使法定權力,並不意味著這就違反民主精神,畢竟,民主也是依法而行,否則會引起衝突。

國家穩定最重要

他是在回答近年馬來君主對州內宗教課題行使權力,引起干政疑慮的問題時這么說。

達因接著說,在馬來西亞我們擁有民主,但民主進程需要付出代價,絕無“免費”這回事。

達因說,儘管民主重要,但國家穩定更應該優先受到考量。民主和填飽肚子,到底哪個優先?

他認為,國家團結比民主重要,若為了實現民主而自相殘殺,又何必呢?

對達因而言,在良好發展中的國家,應該先搞好團結,國家穩定了,經濟會增長,民主也就自然跟著進步了。

巫統沒必要硬碰伊黨

達因認為,巫統有很多本錢,根本不必和伊斯蘭黨斗伊斯蘭化。

“伊斯蘭黨的武器只有伊斯蘭化,巫統則是一個有輝煌歷史和成就的政黨,何必和伊黨硬碰伊斯蘭化?”

他說,巫統應該利用其傲人成就去打選戰才是。

他是在回答,有關巫統和伊斯蘭黨爭相伊斯蘭化,以拉攏馬來選票的問題時,這么指出。

他說,巫統想要淡化伊黨的伊斯蘭影響力,很遺憾的,這個策略反映了巫統欠缺信念和自信,也反映了其才智的劇降。

另一方面,達因認為,“阿拉”字眼生波,全因受政治渲染。

小時候曾在天主教學校接受教育的達因指出,當時他唸的科目包括天主教學。

他也說,當時書中用的字眼都是耶穌,沒有使用“阿拉”;東馬的聖經是以馬來文出版,使用“阿拉”字眼。當時完全沒有問題,不明白為何現在會變成問題。

他說,“阿拉”字眼事件演變成政治課題;每個人都要成為冠軍,這是沒有必要的。

伊斯蘭要的是公正

“所有穆斯林都接受伊斯蘭刑事法(伊刑法),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詮釋伊刑法,而且在伊斯蘭裡,公正才是最重要。”

達因指出,他不解為何要斷肢,就算沒有醫生在場也可進行。

“在伊斯蘭裡,公正最重要,沒有公正就不是伊斯蘭,人民也是喜歡公正。”

詢及伊斯蘭黨強行落實伊刑法猶如把巫統處在進退兩難處境時,達因笑言,這就是政治,也是伊斯蘭黨的思維。

他也提到,一些比較年長的馬來人經常考慮到離世后的事情,而認為必須支持伊黨(伊黨曾宣傳,信它者可上天堂),而不是因為他們認同伊黨。

阿茲敏實力不容小覷

敦達因認為,雪蘭莪州務大臣阿茲敏羽翼已豐,除了是安華面對的“大患”,假以時日也會成為納吉的“大患”!

他說,他不相信,已經出頭的阿茲敏,會是安華的傀儡。政治的其中一個不變真理是,人一定會成長。

他說,阿茲敏跟了安華這么多年,已纍積相當經驗,並懂得分辨好壞,現在是展現其領導才能的時候。

達因也指出,雪州前大臣丹斯里卡立被迫下台,是因為某個人的“加影行動”所致。卡立受害是因一切不在其控制範圍內,也因他拒絕玩弄政治。

他說,卡立自稱是企業領袖,但經營公司有別于管理一個政府。

詢及對安華和其夫人兼公正黨主席拿督斯里旺阿茲莎為當雪州大臣而計謀百出,最后卻是阿茲敏當上大臣一事有何看法時,達因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民聯新領導人隨時冒出

敦達因認為,在第14屆大選時,民聯會有新的領導人才出來。

達因是在回答,后安華時代的民聯有些甚么具潛力新領袖的問題時,這么回答。

達因指出,假設到時民聯仍是同樣3個成員黨,他們就需要注入新的元素;伊斯蘭黨可能會出新的領導方案、行動黨的打入馬來社會計劃可能會網羅到一些難得的人才、可能連林氏父子也會讓賢。至于公正黨,一位長得好看、充滿活力和口齒伶俐的大臣,會比一個疲憊和受傷的老戰士,給人更好的展望。

被問及如何看待安華的前程時,他說,安華能否在在第14屆大選時出現,還看最高法院對其雞姦案的裁決。

他說,安華的人生經歷並不差──標志性的學運分子、副首相、國會反對黨領袖。安華甚至聲稱是他把兩線制在大馬變成事實。

“他沒有法子當上首相,但有時候就是這樣,人算不如天算。”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