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率直逼50% 为三餐盼来马打工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失业率直逼50% 为三餐盼来马打工

本报特派:陈文祥
(尼泊尔、加德满都3日讯)在失业率直逼50%的尼泊尔,要觅得一份足以应付三餐温饱的工作,难上加难,这也是不少尼泊尔人为何选择飘洋过海,到马来西亚当劳工的原因之一。



尼泊尔籍的劳工在大马,是继印尼和孟加拉等国后,其中一个主要外来人力资源之一,不少尼泊尔人因在家乡难以寻找工作,选择到马来西亚当劳工。

《中国报》记者日前随着昔加末欢乐园义工团一行人,前往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东北方向约5个小时车程的灾区进行赈灾时,碰见一名说得一口流利马来话,曾2度偷渡到马来西亚雪州某工厂担任劳工的尼泊尔人。

现年30岁的兰古马与一家人住在距离尼泊尔和中国边境仅80公里距离的新德巴珠奥德布,他当天见到来自马来西亚的义工团时,显得非常兴奋,直言对眼前这一行人,感到很亲切。



见到大马人感亲切

兰古马当时主动向记者自我介绍,指本身甫在4个月前回到尼泊尔,也亲身体验4月25日当天发生在尼泊尔境内的大地震。

“我很喜欢马来西亚,也很想念那边的工作环境,虽然我很向往赚钱维持身在家乡的家人生活,但这场大地震,逼使我搁置第3度到马来西亚工作的行程,因为我必须肩负重建家园的工作。”

他说,2004年时,首度离乡背井到马来西亚工作,最近一次则在2年前。

“每次入境大马后,就在大马逗留最少2年时间,每月可赚取至少1600令吉,然后把这笔收入汇到家乡的银行,让身在这里的家人得以维持生活。”

他说,安顿好家乡的重建工作后,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到马来西亚工作。

想念大马舒适环境

3个月前的大地震发生时,兰古马正与妈妈在屋内休息;当大地处处都出现剧烈的摇晃,兰古马突想起大马国土的稳定及舒适。

“在马来西亚的工作过程让我很享受,因马来西亚不必烦水电问题,也没有天灾,不必担心随时会因天灾而丧命。”

他说,大地震发生时,脑海中也不断浮现种种念头,包括羡慕大马人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虽然羡慕马来西亚人,很喜欢马来西亚,我却很爱我的家乡尼泊尔。”

提及在马来西亚的工作经历时,兰古马说,当地的雇主都很好,包括本身获准返回家乡,家乡在大地震中受影响后,雇主也尽人道精神,允许本身继续逗留在家乡,直到完成重建工作。

最低薪金制受惠者

兰古马是大马政府近年落实最低薪金制的受惠者之一,他说,2004年首次入境大马时,当时的月薪仅有区区400令吉。

他说,薪金过后有调整,但最高也只是600令吉;2年前到大马工作时,薪金才直接从1200令吉起跳,直到去年,薪水才调涨至1600令吉。

他说,1600令吉兑换尼泊尔币,对家境贫穷的他和家人而言,是一笔庞大收入。

“每月在大马省吃俭用,就是要为了把钱汇回家乡。”

随着位于新德巴珠奥德布的老家在4月25日的大地震中被震毁后,兰古马说,这几年的储蓄就刚好用在重建家园的工作上。

“身在家乡的亲友只剩下妈妈和兄弟姐妹,家中只有我一人外出到马来西亚工作,左邻右舍当中,也有3人在马来西亚,他们现在还在当地的工作岗位上。”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