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际关系 不留疤痕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悦读‧人际关系 不留疤痕

特约:莫淑卿



孩子第一个学习人际关系的榜样,就是夫妻关系,偏偏这种关系掺杂了争执、期待、控制、害怕失去等情结……

记得有个小学生很伤心地表示,自己很没用,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同学排斥他;另一个小孩一直都不愿意去学校上课,父母带着他寻访了很多心理治疗,还是无法说服他去学校,后来小孩才透露,学校有同学嘲笑他;再来一位小学生表示,活着没有意思,因为他的好朋友要和他断绝关系。

思绪跌入小时候的我,一群小孩子在傍晚聚集某地,然后一起讨论玩什么游戏,有时候会玩兵捉贼,有时会比赛打羽球,有时候玩弹弹珠,也有时候玩独脚抓人。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偶尔会争吵,不服输、嘲笑等状况,也会闹得不欢而散,可是隔天又会重聚一起。

那时候玩伴之间的嘲笑、排斥,好像很正常,我们还会在不满对方时,跟对方绝交,配搭手势和口号:“di duo qiang,我不要跟你好了!”在当时,好像是常上演的戏码。不知是否因为小时候的玩乐过程,让我们累积了面对人际关系的能力,虽然我们依然会因为人际关系而伤心,可是伤心的深度和长度却不一样了。



现今的孩子,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很长时间是呆在小小的空间里,鲜少接触其他小孩,少了儿时自由自在的玩伴,少了争吵,少了嘲笑,大多数孩子常是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玩科技游戏来打发时间。当他们进入校园,有了朋友后,反而把朋友的地位放得很重要,当人际关系发生状况,就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似的,悲伤不已。

人际关系会是未来最挑战的生命课题吗?

夫妻关系影响孩子

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在《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人所有的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可见人际关系占据了人生多么重要的角色,但却是常被忽略的部分。

《被讨厌的勇气》是以自我启发之父——阿尔费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蓝本,以一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和哲学家的对话来撰写。哲学家主张“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年轻人却以他活着那么痛苦为由,决心前来推翻哲学家的谬论。

在年轻人和哲学家的一问一答中,探讨着人的烦恼源自于人际关系,哲学家通过不同的课题,挑明人的烦恼,如人的自卑情结源自与人比较,与人权力斗争,被他人肯定的需要等,都源自人与人互动中产生的火花。

我内心常觉得很可惜,我们常卷入漩涡而不自知,当成为父母后,也用着同样的方式,把孩子拉进人际关系的复杂漩涡里,忘了孩子面对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孩子第一个学习人际关系的榜样,就是夫妻关系,偏偏这种关系掺杂了争执、期待、控制、害怕失去等情结。

在《被讨厌的勇气》里,哲学家也一步步带领年轻人,从人际关系里,慢慢地分割出来,让自己活得自由自在。里头有句话说,当我们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时,我们才会活得更自在;当我们不再依靠他人的肯定和标准过活时,当我们懂得分割别人和自己的成就而不比较,当我们学会不需要满足或背负他人的期待,或者不要求他人满足或背负我的期待时,我们才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脑力冲击,重建我对人际关系观点的书,冲击后,让我更清楚该如何在夫妻和亲子关系中,建立健康关系的概念,送给孩子最好的人际关系礼物,就是有个好的夫妻关系。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有人讨厌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针过日子的标记。一名愤世嫉俗的年轻人来到哲学家的小屋。当他听闻哲学家主张“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决心前来推翻这种谬论。这个世界明明复杂混乱,哪里单纯了?如果幸福真的这么容易,为什么他还会过得这么痛苦?他们开始了你来我往的思考与论辩。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