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用心聽、用手摸、用眼看 陳含黎栽培無數冠軍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鼓勵用心聽、用手摸、用眼看 陳含黎栽培無數冠軍生

報導:謝心昉
專訪:烏魯地南烈光鎮培智華小陳含黎老師
(新山22日訊)對華文教育充滿熱忱的陳含黎,在教育界服務了30年,隨著在第一屆吳德芳傑出華文教師獎獲獎,為她的杏壇生涯再添光彩。



陳含黎自1985年投入教育界工作,曾在彭亨王城北根中華華小、柔佛峇株巴轄聖模那培群華小、嗎哂避蘭東建華華小、笨珍培群一小及新山寬柔二小任職,如今在烏魯地南烈光鎮培智華小,擔任華文科主任,並不斷訓練學生參與各項與華文有關的賽事,更成功創造105項榮譽。

陳老師是敬業樂業的是全方位華文老師,在任職期間,教導過無數學生參與作文、演講、筆試、問答、創意講故事比賽等,其中許多學生都獲冠軍榮譽。

選用生動教學方式



她受訪時說,由烏魯地南烈光鎮培智華小校長何春嬌提名,得知是第一屆吳德芳傑出華文教師獎得獎人之一的那一刻,非常興奮,因她熱愛華文,更在華文教育方面不斷努力,這也是她非常想要獲得的獎項。

陳含黎津津樂道地分享,身為華文老師,不僅是在課室教導學生,可以選用較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用心聆听、用手触摸及用眼睛感受身邊的人事物,並且發覺學生的潛能,帶領學生參與各項比賽,站在世界的舞台。

她也希望成為華文教師的模範,讓所有華文教師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這次獲獎,可說是為她的事業錦上添花。她曾在2005年被教育部委任華文科卓越教師職銜,2009年受委為柔州教育局小學華文科諮詢團主席,2011年也獲教育部頒發“百年樹人.傳薪獎”。

多元創意教學方式
研發遊戲編寫童詩

為讓學生走出校園,陳含黎透過多元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下成長。

陳含黎說,曾在去年通過谷歌環聊辦網上聯課活動,與全國6所華小一起進行《我的友情要出租》繪本分享會,讓學生們在互聯網,與各校學生交流。

她也曾帶領學生迎戰《無敵狀元》,與全國精英在電視節目比拚,讓學生們有個平台“大展身手”。

另外,陳含黎也跟上時代步伐,利用資訊科技研發“狀元門”教學遊戲,藉此提高對學習華文的興趣;此遊戲也獲教育局肯定,讓陳含黎獲得“2010年創意教師獎”。

陳含黎說,比起文字,學生也喜歡漫畫,因此她也在2012年與兒子合作編寫《小詩人的童詩教室》,以漫畫方式教導童詩寫作,吸引學生的目光。

推動校園寫作
特訂製作業簿

陳含黎在建華小學任職期間,帶領全班學生參與一項全國性的作文比賽,其中一名學生更獲冠軍,讓首次指導學生參賽的她,感覺成功就在不遠處。

她說,學生在比賽獲得佳績,讓她深表欣慰,所以從那時開始,她便鼓勵學生們踴躍參賽,逐漸帶動校園的寫作風氣。

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寫作興趣,陳含黎也收集一些佳作,再寄到各報刊,以及為學生出版作文集,包括《童心》、《萌芽》、《童年的夢痕》及《少年夢語》等。

另外,她也曾在去年帶動該校全體華文老師,編寫一年級至六年級的作文模組,讓學生掌握寫作能力。

她說,為學生量身訂製的作文模組,比市面的作文作業簿,更適合學生們的程度,不僅學生們容易吸收,老師們也教得開心。

首屆吳德芳傑出華文教師獎

得獎人:陳含黎教師(56歲)
組別:華文小學組
服務單位:柔佛烏魯地南烈光鎮培智華小
服務年資:1985年至今,服務30年
得獎理由:全方位的華文教師,對華文教育充滿熱忱,也曾在全國展開巡迴講座,與他校師生分享教學經驗。曾帶領全校華文老師編寫為全級學生量身訂製的作文模組,並鼓勵學生踴躍參賽,提升自我的華文水平,所指導的學生更在各賽事獲得佳績。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