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健康診斷(19)游枝:汽車市場萎縮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中國經濟的健康診斷(19)游枝:汽車市場萎縮

中國汽車銷量自4月以來,出現大跌現象,這不是一時的不景氣,銷量還會再跌下去。



汽車,在過去10多年,最能反映中國市場的活躍,是中國經濟的指標。

最早,有分析者說,中國汽車銷量已達飽和狀態,這話很不專業。

中國13億人口,汽車有市場,是近20年的事,以人口、經濟成長率、道路建設及與車相關的金融、維修保養至人們對高層次產品的消費觀點,要到第一次買車的人換第四部新車時,才可能出現汽車銷售第一次飽和期,那是汽車市場興旺之後大約30年甚至40年才有的現象。



中國汽車銷量出現大挫折,有3項最初的不良因素。

一、建築業因房地產市況差,樓宇滯銷、運輸需要大減,商用車就難賣了。

二、新排氣限制,令到很多品質性能較差的車種不易賣出。

三、經濟成長鈍化。

市況變壞是主因

一直以來,中國汽車銷售增長都超過10%,跟早期經改的成長率一樣興盛。

在收入較高的沿海省份,新車購買者近半數是買第二部車的車主。第一次買車的人相對的減少。第一次買車的,很多人考慮先買部二手車。

二手車的出現,分薄了新車的市場。

內陸部,開始有買車能力的人多了,他們一是買低價的小型車,一是寧可再籌足錢才買品質與信譽較好的日本車、德國車,又是中國車銷售量跌的原因。

最主要還是市場萎縮,人們在市況險惡的此刻,不敢也沒能力買新車。

中國汽車生產過量,也是汽車市場變壞的一大因素。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