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山:团结之路,多元并重 | 中国报 China Press

胡逸山:团结之路,多元并重

近来自己在文章中,不时会提到一些国际上多元族群与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社会,如加拿大、瑞士等。我的目的不敢说是借外国的成功例子来对本地现况说三道四,但我的确有点隐忧。



我曾是一名独中生,当然对中文教育有所坚持与执著,这是无可厚非的。我老家沙巴的独中与西马大多的独中,在教学媒介语方面,起码当年是有所不同。当年的沙巴独中,其实主要是以英语授课,只有华文与历史是用华语来教,再加一课国语。不过,这些独中所栽培出来的学生,与彼等的西马同学一样,三语并重,事业上各有所成。

一些受国中教育的朋友,对母语教育可能有所误解,认为它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大家都应该进入同一种学校,接受以同一种媒介语为主的授课方式,而可能同时有上一些母语课为第二语文课。如此这般,他们认为各族之间就能更融洽交流了。

自由民主目标之一



首先我必须强调的是,我肯定不是独尊华语,更不是一位所谓的华文沙文主义者。如上所述,我年轻时所被传授的,实际上是英文教育,直到今日,虽然我常以华文来写作,但一些编辑友人与读者都曾经“雅正”过我,说我写的中文好像是由英文翻译过来似的。这一点我大方承认,因为我脑海中的确是以文字来思考的(有别于我太太是搞设计的,是以图像来思考的);而因为我在国外多年,这思考的文字又恰好是英文,所以写起中文来,自然而然是经过一段翻译的。

我在语言文化这方面所期待的,不外是我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尊严,即能以自己认为最舒适、最能掌握的语文来表达自己思维,从而达至更高尚的文化造诣。能够齐放的百花、能够争鸣的百家,这不是现代人类追求自由民主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吗?为了所谓国民团结,难道就非得要牺牲各族得以继续发挥彼等各自灿烂的文化不可吗?

而且,独尊一种语文,难道就是确保国民得以更加团结的不二法门吗?我举出加拿大、瑞士等的例子,其实就是要告诉大家,即便是一国的国民,分别都用不同的语文来沟通,若这些语文皆受到官方尊重,国民都努力学习他族语文,那这个国家反而会更为团结、更为兴旺!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