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芳進:尋找溫度──公共空間在哪裡?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尤芳進:尋找溫度──公共空間在哪裡?

上周,去參加一年一度的TEDxPetaling Street年度大會,今年的演講人多達18位,來自各個領域,演說題目各異,把他們個人專長或成就,在短短18分鐘內闡述或剖釋,讓參與者受惠良多,耳目都受到新事物的洗禮!



受邀演講者中包括了機師、服裝設計師、機器人達人、音樂家、演唱家、舞獅推廣者、童玩收集者、醫生、城市公共空間推手、建築師、策展人等等。

像這位韓丹阿都馬吉,他因為關注城市再生條件,成功為喬治市申遺,讓今天的喬治市受到世人矚目,一夜之間,喬治市這顆寶石再現光華,讓它擁有永續不息的條件;他也關注公共空間的利用,舉例了首爾在河流再造、曼哈頓行人空間,提高國人對公共空間的醒覺,讓都市注入新活力。

和他的演說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張集強的個案。他從希望之谷談到十八丁後港的角頭間,這個公共空間的催生與再生,一張張幻燈片的呈現,憾動了在場每個人的心。



他講述了角頭間的誕生經過,如何展開漫長的游說業主,以認同這項計划;成功說服業主後,真正的難題才開始。

這間傳統的店屋,是封閉式的建築,對於他心目中的開放空間,有一段距離。在他帶領下,他的學生們展開了23天的改造工程,學生們憑著一股熱忱,完全沒有熟練技工的協助下,把這間店屋徹底的改頭換面;拆除屋頂,重新設計屋內空間,各類不同材料的應用,每天長時間的施工至午夜,體力與腦力的交互消耗,支撐著他們的,是一股燃燒的熱情。

說回後港這個地方,是十八丁對岸一個更為封閉的漁港,各類條件相對匱乏,對居民來說, 他們認知的公共空間,就只是連接屋子之間的長長木廊,那是這個漁港居民互動時的血管;而角頭間的設立,尤其是小孩子們有了一個活動空間,尤其是裡頭的圖書館,可讓他們透過閱讀,去瞭解他們小天地以外的世界,而空間讓村民可用來互動或聚會,激活了一個漁港的生命力!

張集強長期關注古蹟保存工作與文化教育工作,畢業於台灣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的他,對周圍環境的改變,時時保持敏感度,又對當政或施政者對歷史的漠然態度感到無奈,因此他長期書寫,著有《英參政時期的吉隆坡》及《消失中的吉隆坡》。

對於古蹟和歷史,他想說:“若不能將‘歷史’跟現在及未來生活連接,再怎麼用力呈現‘歷史’,最終也是徒然!”

這關係到從政者的眼界和前瞻,以及民眾對歷史的認知,而一群默默為這片土地付出的志工們,並沒因為客觀環境的惡劣而停下來,是值得大家給他們響亮的掌聲!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