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机器人北京聚会 美女Genminoid F最吸睛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全球最新机器人北京聚会 美女Genminoid F最吸睛

(北京24日综合电)“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周一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展示世界机器人最新研究、应用重点领域以及智能社会的创新发展。其中,由现代机器人教父石黑浩制作的全球首个美女机器人Genminoid F ,引来不少观众围观。



大会除了展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服务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也纷纷亮相。

同时,在电影中看到的“大白”、“变形金刚”、“康力优蓝”等完全仿真机器人也出现在本届大会上。

有65种面部表情



在会场上,一款外形看似20岁左右女性的机器人,吸引了大批机器人爱好者的目光。这款名为Genminoid F 的机器人,是由日本机器人专家石黑浩教授制作的情感机器人,造价约47万令吉。

据悉,Genminoid F 是用柔软的硅胶做成皮肤,外貌看酷似真人,且具有眨眼、微笑、皱眉等65种不同的面部表情,甚至在说话、唱歌、表演时都可以自由表达喜怒哀乐,是当前仿人类机器人中的巅峰之作。

Geminoid F 还在电影《再见》中饰演女主角,该片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讲述电厂爆炸令日本大半国土受到污染,政府要宣布“弃国”,在此文明崩坏的末日,难民却与机器人相依为命;这也是全球首部起用机器人演出的电影。

另外,“人机互动”环节成为本届大会另一大特色。其中,“语音服务区”有机器人咨询台和机器人表演展示,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目前人工智能的核心技

“智慧生活区”将布置客厅、厨房等场景及相关智能家居设备,还有扫地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炒菜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模拟家庭生活环境,给体验者一种“家”的感觉。

珠三角“机器换人”计划
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早在去年开始,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三角地区,已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广东省计划在3年内投入逾万亿元人民币,支持企业用机械人和自动化生产技术,代替传统劳动力。

现在,机械人已广泛应用在珠三角的汽车制造、家用电器、五金建材等行业,大批工人忙碌于生产线上的情景已不复见。

“机器换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珠三角的劳动力短缺和节省成本,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东莞是珠三角地区首个提出“机器换人”的城市,机械人比工人的生产效率高,制作精确度高,且“不会罢工、跳楼”,加上近年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家重视环保等因素,机械人有更大生存空间。

2009至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长,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5万6000台,约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透露,机器人“十三五”规划初稿已经完成,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达到80万台。

机器人和智能制造
习近平:列科技重点领域

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主持这次的机器人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分别向大会致贺电和批示,显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的大会。

本次大会吸引超过25个国家和国际机器人组织逾百名专家到会。虽然中国是首次举办关于机器人的国际大会,但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去年工业机器人已占据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

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电,表示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

李克强则批示,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李源潮在开幕式致辞时说,服务机器人将成为热点,今年“双11”,一款吸尘机器人进入网上家电销售前10名,销售额甚至超过小米手机和创维电视。

本次大会有来自美、日、德等机器人强国的专家、机器人创新企业负责人与中国的机器人专家和企业家参与,并展出中外209家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机器人创新产品。

20年内机器人恐让1亿人失业

随着机器人相关产业以及技术越来越蓬勃发展,你是否担心你的工作也即将被机器人所取代。

据英媒报导,不会喊累、不用休假,还越来越聪明的机器人,在20年内可能取代英美两国近50%的就业人口,光是想像就令人担忧。

《每日电讯报》报导,英国央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海丹尼日前大胆预测,在未来20年之后,机器人恐将威胁到英国地区1500万人、美国8000万人的就业机会,也就是有将近1亿人的工作将遭到机器人的强烈威胁。

这个数字高达英美两国就业人口数的50%,很难不使人注意到。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机器人已不仅可执行技术性含量较低的工作,而已能从事较需要创意发想的工作, 这一点将让人类面临很大危机。

有专家认为,客服人员、新闻从业人员、金融经理人、市场人员以及律师等行业,在未来10至20年间,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

在今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前夕,《新华社》宣布启用机器人“快笔小新”来写稿,造成不小冲击;并显示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并不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