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卿:雨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蔡愛卿:雨週

–北馬專題主任



我到現在還是喜歡叫他雨周,不叫他YB。這不是對他這個州議員不敬,而是他依然是那個還沒當議員時的他,那時他與記者的關係有如朋友,我們都是直喊名字。

幾天前同事翻出收藏在中國報檳城辦事處多年的“文物”,那是行動黨還未在檳城執政的年代,鄭雨周還沒當上州議員的年代,他召開記者會時分派給記者的“大字報”。在針對一項課題開記者會之前,他會先自己上山下海拍下照片,然後沖印出來(那時數碼相機未普及化),製作成圖文並茂的“大字報”,分派給各報記者。如此一來大家就一目了然,也可以省下拍照片的時間。

這就是當年一個檳州反對黨小黨員,在有限空間內所做的東西。他們做的事非常草根,有時候必須爬山,到海邊給太陽曝曬,甚至租船出海,因此他們總是滿面風霜,皮膚也曬得黑黑的。



2008年全國大選,鄭雨周被派到一個幾乎沒有勝算的選區去當炮灰,無視他之前已在另一個選區服務的努力。一場政治海嘯讓他意外當選,對一個從政的人來說,這應該是人生里程碑之一。不過對鄭雨周來說,這是走上政治不正確之路的開始。

他最政治不正確的就是,他依然是當年的他。我記得有一次跟著他去採訪浮羅山背非法養豬場的污染問題,我們去到那離紅樹林很近的地方,他踩著爛泥就這樣走過去了,我們的下半身都是泥污,出來後隨便用水洗一下就繼續工作。跟著他去海草床上抗議也一樣,他踩著檳威海峽的爛泥,就這樣走上海草床,穿著背心短褲和赤腳。

這種辛苦、骯髒又不討好的事,只有鄭雨周肯做了。這是他十多年前做的事,十多年後人人喊他YB,他依然在做這些事。他也許笨得可以,但是目前我們最缺乏這種擇善固執的人。

上周五的州議會休會前,雨周再次在州議會裡政治不正確,這次面對的後果可能會很嚴重。大家都在看,他的黨會怎樣懲罰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們都希望他沒事,但政治的心胸,有時候與填土後的檳威海峽一樣越來越狹窄。

蔡愛卿–緊張大師一個,生平熱愛中文和自家炒的花生米。不相信一萬年,在朝夕間的潮起潮落發現人生精彩。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