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场华教节表演 风雨同歌递正能量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共赴一场华教节表演 风雨同歌递正能量

周金亮再次为华教音乐作曲,脸上挂满的是感恩与喜悦。
周金亮再次为华教音乐作曲,脸上挂满的是感恩与喜悦。

报导:曾欣艳
对于写作多年的大马诗人周若鹏而言,写作并不夹杂复杂因素,更没有所谓的坚持,一切纯因为喜欢,“我没有坚持写作,坚持太累人了。”



对于集词曲创作人、歌手、乐手及唱片制作人多重身分于一身的周金亮而言,能将情绪与情感借由歌曲记录,是美好的事情。

“写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是美好的事情。”

他们俩,从未觉得在相关领域的付出是累人的,正如多年来奉献华教的华社,包括林连玉基金会在内的团体一样。



45分钟了解华教成果

周若鹏说,正因为有林连玉、林晃升这些前辈,还有如今华社人士的努力不懈,华教得以在这片贫瘠的土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12月13日(周日)的华教节午宴表演上,周若鹏就希望借由45分钟的表演,让观众,尤指学生们了解,华教今日的成果,得来不易。

“虽然学生年纪还小,不能完全体会,但不妨将表演作为提醒,让他们知道,华教如今所拥有的一切,皆因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得饮水思源,长大后也回馈华教。”

这一次的华教节,林连玉基金会与华教人士具有远见地指出,华教的未来是光明的,且国人也必须跨种族,了解彼此的文化与语言,抱有“共存共荣”的思想主张。

为让这次的华教节表演跳脱以往诉苦与惆怅的基调,周若鹏与表演者们将演出主题定为“风雨同歌”,借此传递正能量。

双周打造《迎风而立》
勉励华社傲骨挺立

表演主题歌曲《迎风而立》,由诗人周若鹏填词,周金亮作曲,以大气的音乐,唱出林连玉基金会与所有华教工作者,如何“傲骨迎风,三十而立”。

歌词中,周若鹏以风、雨、黄沙作为比喻,向大家述说大马华教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面临的种种压迫与挑战,而华教人士又是如何的努力前进,在雨中挥洒中华笔墨,把自己的名字写下。

“我们是华人,是大马华人,我们把自己归属于这片土地。”

就在填词之际,一件甚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歌词中有这么一句—“有梦连城,琢玉成器”,周若鹏把族魂林连玉的名字给嵌入歌词内了。

“不晓得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那么玄,我是在看回歌词时才恍然发现到的。”

填词用了近一周

周若鹏用了将近1星期,以歌词方式填词;当然,受其诗人气质影响,作品难免被诗意化,但绝对能被大家读懂,也定能感受歌词中的豪气与傲骨!

周金亮则说,歌凭诗贵,诗以歌传,当文字与音乐巧妙结合,就会产生化学作用。

“在为诗谱曲的过程中,我会边写边感受其内容与感觉,我写的歌,因有诗的文字而变得有贵气;诗有了我的旋律,变得可以传唱。”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