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傑華:種族主義者比奸商可怕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梁傑華:種族主義者比奸商可怕

我絕對相信,有不少奸商整天想著如何“多賺”顧客的錢,當然,是通過不道德的方法。



這些奸商,行騙是不分種族的,欺騙印度人,欺騙華人,也欺騙馬來人。

不久前,友人的友人就在面子書上訴苦,指他在某家中藥店買藥,那店主說每粒藥丸6令吉,6粒36令吉。

原來,其它店面同樣的藥丸,6粒才賣10令吉,友人真是氣煞;那中藥店,已被友人冠上“黑店”之名,從此不再光顧。



我也遇過奸商,曾經買個玩具,花了200令吉,後來發現同樣的東西,在其它店才賣120令吉。

那種被人當“水魚”的感覺,不好受,想起那商店老闆在我掏錢時,嘴角上揚的表情,就生氣。

啊,那老闆還曾經說,再不買,就沒貨了;這么回想,這些話語,很明顯是在“誘”人入局,我真笨。

要說的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真的必須貨比三家。這不是斤斤計較,也不是為了省個幾令吉,而是避免上奸商的當。

不過,雖說世道不好,奸商當道,但比奸商還恐怖的,是利用這些奸商的種族主義者。

大家購物中心的手機店敲詐事件,是奸商所為,種族主義者卻能把這事件為己所用;他們穿上紅衣,帶著幾個“馬仔”,把事件包裝一下,敲詐事件就變成種族仇恨事件。

幸好,事件並未發酵,沒有演變成最壞局面;人們對種族主義已經厭倦,因為問題的癥結,根本不在種族。

消費者要的是公道

奸商欺詐的對象,是不分種族的。我相信,若大家購物中心的手機店真是黑店,那麼它的受害者,肯定來自不同族群。

遇上奸商,消費者需要的不是種族主義者的渲染、不是種族主義者的“行俠仗義”,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公道。

怎麼討公道?簡單得很,協助他們入稟消費人仲裁庭,協助他們索償,既文明又有效率,若做得好,連口碑都能建立起來。

拳手阿里想要為消費者出口氣,當然是好,可惜他“故意”搞錯問題所在,讓自己也成為問題的一分子。

在扣留所的幾天,希望他能用腦袋,好好想想!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