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尋找數字堆裡的民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戴美清:尋找數字堆裡的民心

2016年掀開新章。2015年已是歷史,對它的回顧,將是一堆堆數據。



在大數據的時代,掌握數據、分析數據是一條財路,數據可以反映某種趨勢的崛起,探測某個形勢的未來走向,政府部門或強國大企業,都很重視對數據的掌握。

有些數據只能供內部使用,有些是可以對外發放,政府部門最常見的數據發布,是總結一整年數據對社會普遍現象的論述,或依據月份,把去年與今年同時期的案件作個比較,用以說明事件的增減幅度,即以數據現象,回應現實問題。

數據與現實往往會出現落差,罪案率就是典型例子。官方慣用去年與今年的數據作比較,說明罪案減少了,可是民間對罪案率減少的看法不樂觀,更選擇不相信官方數據。



政府、政客的言論,與人民的心聲,總是無法達到共識,因為官爺使用科學統計數據來看待人民的心聲,人民就是一堆數據。不懂民心的為官者,以為搬弄數據作報告就是服務人民。

當人民反映生活的真切面,政客官爺就用數據來回應,官腔總是說“有投訴就有數據”,手握數據就是事實,結果是“官字兩個口,上說有理,下說也有理”,民不與官鬥。

數據不是事實全部

數據會說話,但數據不是事實的全部,人民的問題終究不能解決,因為為官者聽不見,繼續講一大堆沒意思的數據,官與民之間無法溝通,彼此就會產生更多的誤解與對立。

數據在某些程度上有探測與輔助作用,要瞭解民意,與人民溝通,才是最直接與真實的服務態度。

只是公布分析後的數據,是不足夠的,解決了多少案子,對未破案件採取哪些具體解決方法、方案、方向,都是人民關切的治安課題。否則有數據沒行動、沒盡力、沒效率,就只是為KPI幹活的數據遊戲而已。

新的一年,祈願政客多傾聽民間聲音,具體挖掘數據背後隱藏的訊息,真正為人民服務及誠懇工作,多給人民一些安全與幸福感。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