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骨牌效應 中資企業或掀提前還美債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人民幣貶值骨牌效應 中資企業或掀提前還美債風

(北京6日訊)“彭博社”報導,隨著人民幣貶值加速,前幾年大肆借入美元債的中資企業或將開始提前贖回債務,降低外匯風險。



新年伊始,由于中國經濟疲軟及美國進入升息周期,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加速。境內外人民幣今日續大幅下挫,截至香港時間下午近5時,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下跌1.09%至6.7181,為5年多來低位。

年初至今,儘管有消息稱中國央行曾入場干預,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下滑近1%,離岸人民幣貶值高達2.2%。

2015年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全年貶值,貶幅達4.46%,離岸人民幣的貶幅更高達5.28%。



渣打銀行駐香港的高級利率策略師劉潔回應說,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態勢持續,中資企業已開始減少美元負債,轉而增加人民幣負債,中資企業降低美元債務的序幕已拉開。

大肆舉美債

過去幾年美國聯儲局實施量化寬鬆,美元泛濫,人民幣出現單邊升值, 中資企業爭相在海外發債,以圖降低融資成本。

“彭博社”數據顯示,中國金融機構及企業發行的包括債券和貸款在內的美元債務,未償還余額約5814億美元。其中,銀行業占約17.4%、房地產業占約13.2%,勘探行業占約13%,航空業占約1.3%。

中駿置業控股有限公司週三發出公告稱,將贖回2017年到期3.5億美元(約15.4億令吉)優先票據。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也于週一宣佈,為優化公司債務結構、降低匯率風險,將于近日償還美元債務本金10億美元(約44億令吉)。

東方航空截至2015年6月底的財務數據顯示,該集團外幣帶息債務總額為848.63億元人民幣(約569.5億令吉),其中美元負債的比例更高達97.52%。

東航在半年報中估計,若人民幣兌美元貶值1%,將對該公司上半年造成約6億人民幣(約4億令吉)的匯兌損失。

美元需求大增 外幣存款下滑

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謝棟銘指出,過去幾個月,中國企業美元購匯需求大幅上升,但是境內美元存款並沒有上升,甚至過去幾個月出現下滑趨勢,這很大程度是因企業以美元存款提前償債。

“部分企業可能提前償還美元負債,來對沖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中國非金融企業外幣存款已連續第3個月下滑, 從8月底的4179億美元(約1.84兆令吉)降至11月底的3878億美元(約1.7兆令吉)。

2010年以來,中資企業海外發債的步伐明顯加快。2015年美元債發行額達1905億美元(約8376.2億令吉),該數據曾在2014年達到歷史高位1975億美元(約8684億令吉)。

目前二級市場上,中資企業的美元和港元債券在他們全部外債中占比為93%,其中美元債券占比高達86%。

如今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強,銀行和非銀企業海外債券融資熱情料將下降。

興業證券在9月中旬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資企業多未采用外匯工具對沖,具有一定的外匯風險敞口。中資銀行業通常以提前結售匯管理匯率風險;非銀企業使用了外匯衍生品進行匯率風險管理比例僅占33%的外債,它們將在2018年達到償還高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