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校方的好意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别误会校方的好意

最近有华小学生家长投诉,雪州和森州的3所华小,校方擅自增加每周的国文教课节数,从教育部规定的每周10节(300分钟)增至11节(330分钟),甚至增至12节(360分钟)之多。



一些家长担心,增加国文教课节数会影响华小母语教学,令华小被国小化,最终变质,成为名存实亡的华小。

这些家长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毕竟之前有许多英校,就是因为增加国文节数及削减英文节数而变质。

用意良善无阴谋



不过,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和有关学校校长的解释,说明了有关华小增加国文节数,并没有削减其他科目的教学时间,包括华文科。

校方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薄弱国文水平,而延长教课时间,对学生有利无弊。他们的用意是良善的,并无弱化华小特征的阴谋。

校方在不影响华文教课时间的情况下,灵活增加国文教课时间,无可厚非,就如很多华小生放学后,到补习中心恶补国文一样,代表家长认同国文的重要性,他们都不拒绝让学生强补国文科,最重要是并不影响华文科。况且,有关华小增加国文教课节数,并没有向家长征收额外费用。

勿凡事诉诸悲情

华社、华教团体、家长和老师,在维护母语教育之余,也要考虑实际需求。除了捍卫华小的母语教育,也要了解国文以及英文的重要性,不要凡事都诉诸悲情,看到增加国文科时间便反射性跳起来,不问原因的作出指责。

华小生国文程度若低落,升上国中时便难以衔接。在小学打好国文和国语基础,总好过升上中学后才来恶补。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