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丙申年刊.年菜,是炒一鍋感情 |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16丙申年刊.年菜,是炒一鍋感情

報導:葉鳳玲
圖:岑家豪、受訪者提供



有一種幸福,是用心做出每道菜。看著平時在外地工作的家人,津津有味地吃完,那種雀躍,是無可比擬的。年菜是一鍋感情菜,記錄團圓的美好!

農曆新年是全家團圓的時刻,尤其除夕的團圓飯,更是“重頭戲”之一。年菜桌上必定見到的,有雞、魚、菜、湯等,香味撲鼻,一家人嬉笑愉悅閒聊、交流。

一道好菜,不僅要讓吃的人品嚐到平衡的調味,更要在吃的過程中,讓心靈得到一定程度的安慰,藉由吃,來達到身心靈的均衡,團圓飯就有這樣的功能。

聽聽在烹飪大賽《歡喜廚神》中大展廚藝的烹飪好手們,又是如何看待年菜?



20160207cny14a

人齊才吃團圓飯

◆陳笑媚

61歲,糕點小販

廣東女兒陳笑媚笑言,自嫁進福建家庭後,重新學習福建菜餚。“我到現在還記得家婆煮的豬肚湯、春卷螃蟹肉,雖然跟家婆學過,但孩子還是念念不忘家婆煮的味道,說還是阿煮的好吃。”

廣東菜和福建菜用料、烹調方法各有不同,雖然有家婆手把手的教導,由於她擺賣糕點,平日也很忙碌,只有新年準備年菜之際,才有時間跟家婆學習。

“現在,家裡的年菜是一半福建菜,一半廣東菜。其實,煮的時候沒有去分福建菜或廣東菜,甚至有時在外面吃了好吃的,回家就嘗試做出來。”

對陳笑媚而言,沒有一定要煮的年菜,基本上是想到煮什麼就煮什麼:“家婆不在了,想吃什麼就煮什麼,比較簡單。但是,一定會做團圓飯,這個很重要,無論如何,都要等到人齊才吃團圓飯。”

用心做菜自然好吃

有些人認為,做年菜耗時耗體力,寧願選擇外食:“一時要煮出一桌菜,壓力的確大,但重要是肯學、肯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及習慣的煮食方法,可以把這些方法融合在年菜裡,很快就能學會。”

做菜也與心情有關。像陳笑媚,平日雖是做糕點為主,雖然做年菜忙得起勁,卻能不疾不徐,使菜餚有溫度、熱度,全因“用心”二字。

“就看你的心如何去做,用心、用感情、做出來的菜就自然會好吃,自己做得開心,家人也吃得笑嘻嘻,自然而然就有成就感。”

她沒有料到的是,從家婆處繼承而來的福建菜,讓她後來走到烹飪大賽的舞台,不只認識其他烹飪好手,更有名師指點,讓她笑瞇瞇地說:“這個新年,可以煮新學來的福建新菜給家人品嚐了!”

20160207cny14b

年菜是一種傳承

◆林忠良

27歲,廚師

“我心中最好吃的年菜,就是媽媽煮的福建炸肉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年菜,它不只是一種味道,更是雜揉著期待、溫暖和童年記憶的食物。

即使今天已是專業廚師,林忠良仍然不忘家鄉年菜的古早味。福建炸肉丸有什麼特別?原來它是肉碎(三層肉)攪拌麥片、蔥頭和芋頭,然後再油炸。

“由於雪州巴生盛產海鮮,我們也習慣用海鮮做年菜,比如酸甜螃蟹,這也是媽媽的另一道拿手好菜。”

全員聚集在家吃

一般廚師工作忙碌,下班後鮮少下廚,他也不例外。“每年新年都是媽媽掌廚煮年菜,我和其他兄弟姐妹則在一旁幫忙。實際上,我曾經跟媽媽學做福建炸肉丸,自覺味道不錯,但始終還是最愛媽媽做的味道,每次回家吃才會滿足。”

林家的除夕夜團圓飯,一定是全員聚集在家裡吃,很少外食。為了避免準備年菜而過於疲勞,林家除夕早上團圓飯吃福建菜,晚上則選擇輕便式的火鍋。

林忠良認為,年菜讓人享用的不只是味蕾美味、情感交流,更是一種傳承。像他當廚師,就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碌,我就幫忙煮東西,因為得到他們的稱讚,我愛上烹飪。”

最初是因為父母的讚賞而萌發對烹飪的興趣,後來他把興趣發展成事業。八年前,林忠良在巴生開設一間餐館,創業初期曾經度過一段不堪的生活。

“凡事起頭難,一開始創業沒有賺錢,只夠給員工薪水、買家具和所需設備,我和女朋友則領薪水……曾經把車子賣掉,用部分錢當新車頭期,其餘的全部用來發員工薪水。慶幸,堅持三年後,生意開始慢慢轉好。”

20160207cny14c

開心團圓最重要

◆鄺宗其

66歲,中餐主廚

鄺宗其是北馬人,經常吃到的年菜是炒沙葛配生菜。在家吃團圓飯,重點是建立感情,由於太太離開了,近幾年他都沒有慶祝新年。

“每年都是太太煮年菜,在家裡太太是主權,我只是給意見,年菜有什麼?有豬肚湯、鮑魚、雞……”過去太太準備年菜的情景,仍是他歷歷在目的回憶。

有人說,每年的年菜都一樣,應該要來點創新的。在業界40年的鄺宗其,如何看待傳統和創新?

“我覺得,年菜不需要什麼創新,只要吃得開心和全家團聚一起。團圓飯是交流感情,食物是次要。”

“另外,新年時祭拜神明及祖先的儀式,和儀式中需要的菜餚,也需要保留下來,不能隨便說我不拜了、我不做了。這些全是前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沒有人去做,最後就變成一個民族的文化流失。”

至於創新,不是不好、不能,而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發揮更佳。他舉例中餐這個行業:“燒腊,以前都用色素和檸檬水,後來有人創新用調出來的糖色,燒鴨和叉燒還是紅紅的,好看、好吃也較健康。”

飲食也有流行趨向

“40年前,可能你是業界最紅的,但如果沒有創新和改變,與時並進更新口味和醬料,今天就沒人看你。飲食有點像服裝,今天流行奶油,下個月又流行奶沙,專業廚師需要注意飲食的流行趨向,否則會逐漸被淘汰。”

大馬是多元文化社會,食物也是多方面混搭。他說,許多食物都融入成生活的一部分:“像馬來西亞的菜系,很少仔細分類福建、廣東或其他,多數人知道的是,這是一個華族的菜餚。”

當廚師四十多年的鄺宗其,也是因為參加烹飪比賽,才懂得仔細分類眼前菜餚的“來源”。

“比如許多家庭都會煮的一道菜,豬肉裡放醬油,這其實是福建菜,叫焢。還有,福建菜用白糖來提色,把白糖炒至變焦糖,散發出焦香味,許多人都會這樣做,但卻不知道它是福建菜的技法。”

20160207cny14d

8道年菜好意頭

◆妙妙

49歲,家庭主婦

從泰國嫁來大馬,妙妙見識到華人對於新春的重視。由於夫家只有她一位媳婦,準備年菜自然而然是她的責任,而且要從廿八準備到年十四!

“剛好廿八是小姑的生日,廿九是家公生日,除夕日要吃團圓飯,難得這麼多值得慶祝的日子連接而來,想說就一起慶祝吧!就這樣,每年新年都很忙碌。”

雖說為新年而準備很忙碌,但是妙妙卻很開心,尤其在煮年菜時,不經意憶及當年剛從泰國嫁來大馬,和家婆在廚房交流的時光。

“我會煮的年菜全是跟家婆學的,一開始看著她煮,邊幫忙邊問,大約三年後,家婆放手讓我煮。記得第一次煮福建年菜,家人都說好吃,唯獨老公卻不客氣地指出哪裡不好吃。”

廚房為家人烹飪美味的生活,對於家有異國媳婦的家庭而言,也是一個得以傳承給下一代的地方,更是閤家情感交流空間。就像妙妙,不只是家婆教她煮福建菜,就連家公也指導她包裹粽子。

入鄉隨俗有魚有肉

自10歲開始,在阿姨開設的小飯店裡當廚房幫手的妙妙,覺得福建菜重口味,且經常有五香粉、蒜米和藥材等佐料。當中,她最愛豬腳醋,因為豬腳醋帶有辣辣的薑味,十分符合泰國人嗜酸甜的口味。

大馬和泰國的新年有什麼不同?妙妙說:“大馬華人過年喜歡吃雞、魚等,但泰國人過年不會大魚大肉,都是吃飯飽比較多。親友來拜年時,通常會帶來一樣特別的食物,然後大家一起分享。”

入鄉隨俗的妙妙為取好意頭,每年團圓飯都會準備八樣年菜,八即發,其中至少有五樣年菜是福建菜,其他則一定要有蒜和黃梨,寓意年年有錢“算”和“旺”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