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攝手‧癡影沙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是攝手‧癡影沙龍

晨煮
晨煮

報導:李毓康
圖:受訪者提供
攝手:梁傑豐(Steven Leong)



攝影自發明后的百多年來,在現代社會中已衍生出無數用途及角色。沙龍攝影是一種,美術館中所謂的攝影創作也是一種。

儘管沙龍攝影有時會流于“視覺的公式化”,但是,這種追求及記錄萬物美感的攝影方式,除了在慰藉攝影者的心靈之外,也是普羅大眾最容易體驗的“美之歷程”。

因此,不管攝影科技如何演變,沙龍攝影在世界各地將會不斷持續下去。



擁有三十多年攝影經驗的攝影人梁傑豐(Steven Leong)認為,沙龍和許多攝影風格的關係,密不可分,為了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對于唯美佈局的要求同樣看重。

“有的人對沙龍作品錯誤理解,覺得是失真、佈局的老式拍攝方式,可是,卻忽略了在等待最佳攝影角度的同時,也是佈局;利用周遭的人事物,製造與眾不同的畫面感,那也是佈局的一種。不同在于,攝影者如何去看待和運用吧了!”

他說:“直到現在,我仍然是沙龍攝影風格的喜愛者,但我不能因為喜歡它,就把它說成無所不能;也不能因為不喜歡它,就把它說得一無是處。唯有讓它變成拍攝各類風格照片的最大助力,在日后的攝影道路上,才能更得心應手。”

他相信,面對重複雷同的題材,只有在表現技巧上精益求精,各展所長,才能不斷從平凡事物中,拍出不平凡的作品,並且長期追求,興味無窮。”

對于攝影藝術風格的喜愛和追求,梁傑豐表示沒有必要用封閉觀念去看待,分什麼高低上下,哪個體面,哪個怕人小看。

“我希望沙龍攝影回到它應有的位置上去,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同時也讓其它流派相輔相成,發揮功能……”

左上:淬煉 左下:追逐 右:嬉樂
左上:淬煉
左下:追逐
右:嬉樂

【影像背后】自得其樂

說穿了,沙龍攝影說的是你的情緒和想法,快活游樂的滋味,也絕非是少數人的專利。

它可以如藝術一樣,不論樂與悲,貴或賤,實與虛,統統都可以攝入相簿,細意咀嚼:其實這一生有所得,並非虛耗!

現任西馬英國皇家攝影協會主席,相信如果真有熱忱,哪怕欠缺再多,也覓得樂事之道;擺正心態,同樣拍得快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