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澄:外劳过量 弊多于利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碧澄:外劳过量 弊多于利

作为以中低端科技生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农业、建筑业、制造业等领域需要大批劳工。由于减少密集劳力生产的转型过程发展缓慢,加上教育政策的偏差──工艺或职业教育不普遍,青年对职业的选择偏向白领,薪金及员工福利等要求高,实际操作的劳工相对不足,仰赖外来劳工的供应。自马哈迪上任以来,这项课题不但从未得以妥善解决,而且有日益严重之势。



这次政府对外劳的快速决策,令人耳目一新。先是人力资源部长即远赴达卡,与孟加拉政府签订在3年内从该国引进150万名外劳的备忘录,副首相说是为了国内实际的需求。过了一天,事情急转弯,副首相宣布决定停止有关措施,并重新检举非法外劳以及检讨提高外劳人头税的决策。人力资源部长则对150万名孟加拉外劳的定义作出澄清。

朝令夕改,是治国忌讳;仓促作出决策,亦不应受到鼓励。对于今番的一进一退,引起人民许多遐思,乃是必然的事。首先,市面上有多项传言:其一,有人把此事与副首相的亲属利益扯上关系;其二,据说是首相在最后关头作出果敢决定,与砂州即将举行的选举不无关系。反应有两个极端:一方面称赞政府俯顺民意,另一方面则指责当局把决策当成儿戏。

一般来说,很明显的,政府单从经济角度来看问题。人头税可得20亿,又可给有关行业带来便利,可谓一举两得。但事前欠缺做好功课,遭人诟病。哪个领域需要若干外劳,没有详细与可靠的数据。国内目前合法外劳已达200万,非法当为其两倍以上。政府在执法应对以及“漂白”非法外劳的工作上显然不够积极,方法又或不对。



劳工不应全同一国

砂州首席部长深知这是个敏感问题,为了本身利益,声明对新引进的孟加拉外劳一个也不要。沙巴州则干脆表明只收来自印尼和菲律宾的劳工。中央与州政府行政脱节,构成不协调格局,人民看在眼内,当然感到不爽。

当年沙州大量引入印菲籍外劳,为了选票,给予公民权,改变了地方人口结构,一直是反对党攻击的课题。半岛各州的外劳,所引发的社会治安、健康卫生、文化冲击等等事项,无不让广大人民忧心忡忡。

印尼外劳在园坵、建筑和工厂各领域的表现都不错,马印两国却因为薪酬问题谈不拢,导致印尼劳工“琵琶别抱”。政府改向缅甸、柬埔寨、越南、尼泊尔、孟加拉等国招手,劳工不应让一国包揽。如果国内尽是信仰伊斯兰为主的孟加拉客工,马来人最为担心,男子娶其女子,女子嫁其男子的个案将难以阻挡。

劳工领域以马来人和印度人为多,他们担心饭碗会逐渐被抢去;华人商家希望从外头取得人力资源以减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却又生怕日后随着外劳变成公民,总人数多于华人,华裔的政治地位日益低微。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一旦落实,外劳与本地劳工将会同工同酬,到时的经济生态、社会结构将会大大变更,成了需全国上下共同面对的棘手问题。

外劳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许多方面,内阁成员不能都做应声虫,人力资源部不能继续处于睡眠状态,举国人民都得对此事加以正视。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