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持 藍色 紅色 青色登記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一家四口持 藍色 紅色 青色登記

 彭石群

彭石群

(新山16日訊)70歲華裔老婦在大馬生活50年,經歷身分證從紅色變綠色,綠色又變回紅色,在一家四口中,4人各持3種顏色,即藍色、紅色和青色身分證。



老婦彭石群(70歲)指出,她小時生長在新加坡,於1965年嫁來大馬,後經歷馬新分家,但年輕的她與丈夫沒想到身分證課題的重要性,一直遲遲未去處理。

直至3名孩子相繼出世,夫婦倆才想到要去辦理身分證,未料卻處處碰壁,以致如今經歷丈夫離世後的她,仍持紅登記。

已發紅登記又收回



在3名孩子中,長子及幼子已拿到藍登記,次子還仍持青登記(臨時居留)。

彭石群今日在民政黨柔州聯委會所召開有關“爭取公民權交流會”上,訴說本身遭遇。

她說,與丈夫在馬新分家後多年才去辦理身分證,卻只獲內政部發出紅登記,之後卻被移民局官員質疑身分合法性,而收回紅登記,並發出綠登記。

她說,丈夫在1973年去世後,她仍為申請公民權而四處奔波,間中也遇上一些有心人士,以錯誤方式引導申請公民權,最終在叔叔幫忙,多次與移民局交涉及提出申請,才重新領取回紅登記。

她說,3名孩子遇上情況也各異,長子12歲申請身分證時,獲發出紅登記,次子則獲青登記,只有幼子最幸運,自動獲藍登記。

她說,長子於2009年,在某政黨議員協助下,最終領取藍登記,但次子之後嘗試多次但不果。

“我心中一直對次子感到虧欠,希望有生之年能為次子拿到藍登記。”

次子妻兒持藍登記

彭石群的次子楊先生(48歲,銷售員),如今與妻子育有一子,其妻子與兒子都持藍登記,只有他仍持青登記。

楊先生週二陪同母親出席由民政黨柔州聯委會召開的爭取公民權交流會說,他持青登記面對許多不便,不能辦理護照,尋工時常碰壁。

“我在大馬出世,自小就生長在這片土地,不知為何要獲得一張藍登記那麼困難,比外來者還不如。”

這場交流會邀請8起個案的申請者與家人出席,聆聽有關公民權課題整體進展報告,以及申請者個人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出席者包括民政黨柔州聯委會秘書張鎂好及振林山區部婦女組主席王寶花等人。

民政處理柔48宗公民權個案

民政黨柔州聯委會正協助處理柔州的48起公民權個案問題,本月底在內政部將有第一期針對公民權申請的總審核。

民政黨全國副主席兼柔州聯委會主席拿督張國智說,民政黨數月前在全國各地成立公民權特別專案小組,全國共收到400多起個案申請,柔州方面是由柔州民青團團長邱孝力負責。

他說,每起個案都有不同的情況與背景,在申請程序上將面對不同的難題。

他提醒,申請者凡接獲政府當局的來函,必需細閱,免錯過當局的指示,包括出席面談等。

他強調,該黨提供的這項服務是免費,民眾要警惕,勿被有心人士蒙騙牟利。

若有任何有關疑問,可聯絡民政黨柔州聯委會07-5543786、邱孝利017-7723996或張國智019-7711008。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