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收藏.張祥傑做研究學鑑定 瓷器用心對待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城事收藏.張祥傑做研究學鑑定 瓷器用心對待

張祥杰手中捧著的是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棺木下方的花盆。
張祥杰手中捧著的是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棺木下方的花盆。

報導:黃小穎
攝影:楊智聰
瓷器予人的印象總是脫離不了“典雅”、“高貴”、“古典”、“藝術”等等詞彙,怎么看都覺得是年紀比較大的收藏家才愛的收藏品。



不過,不是每一個瓷器收藏家都是年長的,瓷器收藏家張祥杰今年才36歲,對瓷器的認識是從小就培養出來的。

他說,因為公公以前是開瓷器店的,所以,他自懂事起就隨著公公出入瓷器批發行,對瓷器的認識也是從那時候開始。

不過,張祥杰真正開始收藏瓷器是從2000年起,雖然對瓷器都稍有認識,他認為,喜歡的收藏品,是要認真去認識和研究。



他說,瓷器有太多的東西可研究,況且“真正喜歡瓷器,是要認識它,它的背景、來源、製作過程等,否則談何喜歡?

以藏養藏

透過網絡與愛好者交流

他說,收藏瓷器確實需要一定的資金,所以他現在都在“以藏養藏”,將賣出的瓷器所賺取的錢,再用來購買自己的心頭好。

他指出,在初期,透過購買瓷器的碎片來學習,也會購入國寶級藏品的贗品做研究,細細地觀察和研究瓷器。

張祥杰也有購買書籍來認識瓷器,也因網絡的發達,令他結交不少瓷器愛好者,常常互相交流,訓練鑑定瓷器的技巧。

他說,瓷器的種類可從彩繪和工藝來區分,彩繪的兩大種類是釉上彩和釉下彩,主要出產青花瓷的江西景德鎮窯,產品上的彩繪是屬于釉下彩;釉上彩則有分粉彩和湖南醴陵窯的釉下五彩。

瓷器的種類和範圍很廣,張祥杰主要的瓷器收藏是精細漂亮的餐具,如茶壺、茶杯、碗碟等。

國家用瓷 更勝一籌

收藏瓷餐具看似很普遍,但張祥杰專注在收藏江西省景德鎮的精和湖南省醴陵市生產的國家用瓷。

他說,不同的原料所製作出來的瓷器,不但在價格方面有出入,發出的聲音和在光線下所呈現的透光度也都不一樣。

從張祥杰的一系列瓷器收藏品中,不難看出他最珍愛的是陳列在玻璃櫥內的國家用瓷,他說,這些都是來自湖南省醴陵群力瓷廠的。

他指出,這些用瓷都是專製給中國中央領導在人民大會堂上使用的,有一些還印著中國政治局常務委員的名字。

他說,這些國家用瓷都是採用醴陵釉下五彩工藝製作,且每一件都晶瑩透亮,在燈光的照耀下,瓷具透著淡淡的青光;指尖輕彈瓷具,還能發出如鈴聲的清脆聲。

張祥杰的國家用瓷都有畫著漂亮的圖案,在燈光下更顯優美,可是,這種看起來是實實在在的美,摸起來卻是平平滑滑的,予人“觸不可及”的美感。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