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我在中学的阅读时光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学习现场.我在中学的阅读时光

有影响力的大人在推动阅读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有影响力的大人在推动阅读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报导:方俊心
摄影:刘洁云、潘嘉威、受访者提供



前两期〈学习现场〉已经以“小荳荳学前教育中心”和“华南小学”为例,一窥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如何营造动人的阅读风景,那么中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不远的前方是大海,不远的后方,也是大海。起先,暗灰的天边浮现红彩带,接着,光线涌动,金光四射,照亮了一张张阅读的脸庞。从喧嚣过渡到安静,从局限的现实飞跃到书里,阅读,成了学校最美的风景。

为了推动阅读,国内一些独中费了不少工夫。有上课的日子,学生从抵校那刻到离开学校前,都有机会沉浸在学校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处处与好书、好内容为伍。

好比说,在一天掀开序幕时,有晨读;校长也透过广播分享好文章。下课,有会走路的图书——分布在校园各处的图书角落,拉近书籍与学生的距离。放学,有活动,图书馆策划主题书展,发起讲书活动,让学生自由探索感兴趣的课题。其他时刻,学校的阅读还可以搭配“书展”、“书香日”活动等一起进行。



中学阅读风景能够多色彩,取决于校方有多重视。董事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也很重要,须仰赖他们投入资源,一同建设这道人文风景。

晨读累积阅读时间

一日之初有一部美好的内容相伴,即使只是短短十几二十分钟,已足够成为这天的滋养。

巴生光华中学、巴生兴华中学和波德申中华中学,皆推行晨读活动。兴华分配十分钟,波德申中华十五分钟,光华也是十分钟,但每隔一周就增加到三十五分钟,把晨读纳入正课时间里。

在读物的选择上,各校都有默契地把课本、教科书排除在外,鼓励学生看课外读物。禁止暴力与色情等成人内容,波德申中华也不欢迎工具书,校长张永庆认为,这段时间若能阅读小说、散文、诗词等文学类作品,有助建设校园人文风气,也是晨读专业性的表现。

光华另外限定,学生每月晨读必须为某语言,比如今月华文,大家就看华文书,下个月英文,大家就看英文书,校长佘琼风指出,如此比较符合独中三语并重的特征。

一天只阅读十几二十分钟,乍看之下很短暂,转瞬过去,但可别小看了这些零碎的时间,积细流,成江海。张永庆校长按了按计算机,假设一年上课两百天,每天阅读十五分钟,一年下来,学生就多了约五十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兴华从2008年开始进行晨读,副校长许梅韵说,2012年学校做了调查,有学生表示,因长期晨读,他们爱上了阅读;也有学生认为,晨读提升了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晨读使学生逐渐养成随身带一本书的习惯,在等待换节、家长接送的空档,用书打发时间。我们常责备现代的“低头”现象,现在,正好让这些安静、沉淀的力量,跟网络速食资讯竞争。

黄金五分钟涤荡心灵

回头仔细检视,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某些习惯跟某人有关系。对方或许是我们尊敬的人,我们曾在私底下偷偷模仿,希望自己跟对方一样。校园里的师长一般在这行列里。

每天早晨的晨读时光,当波德申中华的学生在教室里阅读,班导师也不能闲著,必须坐在班级前方一同阅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是身教。这时,张永庆校长也会带上自己喜爱的书,走到校园中庭,坐在石椅上阅读。要是有较“不安分”的孩子,老师也会让他们坐到树下,跟校长一起看书。

闹哄哄的校园消失了,无声取而代之。偶尔有鸟的啁啾,要是心灵够敏锐,还可听见不远处的海浪在翻动。环境和有影响力的长者,烘托出一幅有感染力的阅读氛围。

光华的做法是另一种。佘琼风校长在晨读前进行“黄金五分钟”,在校园里“开唛”,广播一段她自己看过的、喜欢的内容。原先校方的目的是利用这五分钟时间,催促学生尽快回班开始晨读,久而久之,校长的广播却演变成进入晨读的仪式。甚至有家长向校长透露,他们送孩子上学后,都会坐着等“黄金五分钟”节目开始,听完后才回家。

书屋栽出朵朵智慧花

图书馆有如学校的宝库,能够吸引学生自动自发前去挖掘最好不过,但要是不能,馆方就得动动脑筋了。

走到兴华的食堂,往四合院方向,眼光不自觉会被两座鲜红色的英式电话亭吸引。走近看,却不装电话,是成排的书架,书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这是兴华的“迷你书屋”,去年七月开始设立。

该校目前共有八个书屋,分布在校园各角落。学生常经过的地方,会逗留徘徊的地方,都是设置书屋的策略性地点。

书屋的概念是让书自由漂流,学生随时可以借阅,完全不须任何手续,看见,钟意,就可拿走。阅读完毕,归还到架子上,留给下一个有缘人使用。

书屋的出现,使书籍像花朵一样,可以处处争艳。它们不再深藏于图书馆中,日复日等待被发现,现在被发现的机会可增加了。

图书馆主任黄英莲表示,截至2月为止,全校书屋共一千多本藏书,中英文各占半数。这些书籍由师生自由乐捐,英文书另外获得Scholastic Book Clubs的赞助。至于管理书屋的工作,则交由学生领养,他们帮忙整理书屋、处理捐书等工作。

按统计,到2月为止,书屋共有五百本书在学生之间漂流着,中文书三百,英文书二百。英文迷你书屋负责老师伍友芬指出,他们已有心理准备,有些书被学生“借”走就不会回来了,“因此我们一直在持续收集旧书。一方面当然也鼓励同学们有借有还。”黄英莲表示,这也是学校给学生练习公民意识的时机。

让阅读兴趣动起来

拥有五星级硬体设施的图书馆固然好,学生也许会因此开始拾级而入,但图书馆的灵魂还是在于内容。当学生渴望书本,如鱼渴望大海,鸟渴望天空,就算我们在图书馆外上了千万把锁,学生也会想要爬进去。

正如佘琼风校长所言,书跟人之间需要桥梁,兴华尝试了一种方式,把两者连结起来:主题书展和说书活动。

主题书展负责人林卿卿老师指,该校已拟好2016年全年的创意主题书展,按月更换,比如二月的主题是“读书与手帐:用手帐记录每天的‘小确幸’”,三月是“读书与摄影”,图书馆除了在主题书柜展示相关书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外,也邀请手帐达人陈佩真、摄影人卓衍豪到校进行分享会。

活动安排在放学后进行,学生反应踊跃,校方获得鼓舞。副校长许梅韵觉得这是学校的小突破,学生从被动走向了自主,主动发现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依学生的个性、兴趣去参与,我们认为这样才可以把真正的读者带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光华看重书香日的程度当属少数。去年,该校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书香日”活动,吸引了各界的注意,今年,该校再接再厉,在刚过去的周五,挪出了一天举办第二届世界书香日活动。

资源处主任郑翠霞分享说,该校举办书香日活动的动机,跟学校打造人文书香校园的方向是同步的。除了“黄金五分钟”、晨读,办借书和阅读心得比赛,还有什么方法能提升阅读兴趣呢?全校总动员投入活动,可以是个办法。

光华的世界书香日活动颇有“嘉年华”意味,节目十分多样化:全校师生集体阅读423秒、世界书香日由来表演、讲座、师生互赠玫瑰和书籍,都属于较轻松,引起兴趣的活动。有一项比较特别,学生说书,由学生在台上和班里,向同学分享一本自己看过的书。这活动可说具备读书会的雏形,使同学们有机会讨论,从多面向、多角度挖掘一本书的可能性。

尽管今年书香日适逢考试周,校方也不因此中断活动,由此凸显学校推动阅读的决心。这也应和了佘琼风校长的理念:阅读不追求功利,推动,主要是希望学生能乐在阅读,并在书的循循善诱下,品性趋近“善”的标准。

巴生光华中学教职员。
巴生光华中学教职员。

巴生兴华中学图书馆配合二月主题书展“阅读与手帐”,举办分享活动,学生的反应踊跃。
巴生兴华中学图书馆配合二月主题书展“阅读与手帐”,举办分享活动,学生的反应踊跃。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