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華 風華背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周博華 風華背后

“ 這是我選擇的道路,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讓腳步走在對的方向。”
“ 這是我選擇的道路,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讓腳步走在對的方向。”

文/韓可欣
圖/張智玟



看著眼前氣質滿分的女人,很難想像她曾站在舞台上,拿著吉他自彈自唱的瀟灑模樣。

周博華以首位大馬創作女歌手的身分在馬來西亞樂壇闖蕩,一把吉他襯著短髮唱著《只留下寂寞》,音樂人的自由氣息,油然而生。經過多年的蛻變,她完全退去年輕時的模樣漸變成熟,但那份愛音樂,為喜歡的事物奮不顧身的性格,在她身上凝結成精華,風華背后的人生,同樣精彩萬分。

從不后悔退下來



周博華選在人氣最旺的時候退下來,不少人為之惋惜,但當事人卻從來沒有后悔這個決定,更覺得因為放棄,而找到了自己想過的生活。

她說,我愛音樂,但不一定非得站在舞台上才快樂。比起萬人追捧,周博華更喜歡隨心而唱,不為什么而彈奏的樂趣。

作為首位馬來西亞創作女歌手,周博華1990年出道時就受到矚目,帶著一把吉他到處彈唱自己的創作,在那個年代是新鮮的,周博華一嘗當紅滋味。但這樣的生活卻讓周博華覺得非常孤獨,“還沒當歌手之前,參加激盪音樂坊多開心啊,想要唱歌就唱,還有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幫你伴奏,大伙聚在一起就能唱很久。但當了歌手之后,整個舞台只有你自己在玩,總覺得少了些什么,開始去想,這是不是我想要的。”

讓她猶豫不決的是,能在舞台上選擇演唱自己的創作並不容易,雖然不能適應那種孤獨感,但至少找到另一種快樂,畢竟這也是一開始她選擇出道的原因。但成為公眾人物的生活變得複雜,還得面對公眾的審視和討論,而創作歌手這條路上,周博華又是先驅,讓她頓時備感壓力,加上公司要求她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連最后的留下來的原因都被拿下的那刻,周博華毅然選擇解約,追求自己想走的音樂路。

“當純粹喜歡唱歌變成一種責任的時候,會變得小心翼翼,這讓我很不習慣。當然公眾人物就得顧慮社會責任,不能小看一句話或一首歌的影響。”周博華為了找回那個純粹愛唱歌的自己,毅然放下別人所惋惜的風光,這對她來說,卻是鬆開壓抑自己的一切,她說從來都不后悔這個決定,“這是我選擇的道路,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讓腳步走在對的方向。”

離開娛樂圈后的周博華並沒有停歇,面對最愛的音樂,她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當和音天使以及開設音樂學院,既不用完全放棄舞台,又可以將自己所學的傳授下去,這樣的音樂路雖然低調,卻也是個愉快的旅程。

雖然轉向幕后發展,但周博華的名氣在圈內仍是非常高,在不少名人像張學友、甄妮的演唱會上當和音天使。即便是教授歌唱技巧,其學生都可是響噹噹的名人,從陳勢安到茜拉(Shila Amzah)都是海內外具有知名度的歌手,能將幕后和幕前的音樂路都走得那么漂亮,周博華的人生真精采。

沒告訴孩子是歌手

除了璀璨的事業,隨著歲月流逝,周博華從瀟灑自如的創作女歌手,經歷結婚生子的改變,眼前的周博華卻多了一份淡然的氣質。

貴婦人的模樣,實在讓人很難將她聯想為歌手,更像是會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凡事都很從容的女子。她笑說,這一切都是家人給與的寬容而致。

周博華說,自己從來沒告訴孩子,自己曾經出道,還是個人氣頗高的歌手,“我是沒刻意告訴過他們啦,總覺得要自己開口說會很奇怪。”周博華只是在處理好家務事,偶爾會跟老公和孩子交代說要出門去錄音室之類的,也從不追問媽媽去這些平常主婦不去的地方,到底是要干嘛。“孩子也不會問長問短,他們會覺得我有自由和私人空間,老公知道也非常支持,從不干涉我的興趣和愛好。”

而孩子開始好奇周博華的職業是來自他們的老師,她笑著說:“沒想到孩子的老師們都知道我是誰,拿成績冊的時候看見我的名字,很興奮地問孩子是不是我。”這樣一來一往太多次,變相孩子們開始追問她到底干過什么好事,“他們覺得老師變得好奇怪,哈哈哈!連我出現在學校領成績冊,孩子都會留意老師的反應,實在很有趣啊。”

孩子們知道媽媽是歌手后,雖然態度也沒有多大改變,但卻會開始詢問媽媽在外的狀況,像早前周博華準備發新專輯,孩子們看媽媽忙,都會偶爾關心近況如何,“感覺我們的身分對調了,哈哈哈,他們現在會突然跳出一句關心我的工作狀況,雖然不會多說些什么,但心裡會覺得很溫馨。”雖然這樣的關心內斂了些,但在周博華心裡,除了感動,也是滿滿的感激,感激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其實,決定要發專輯的時候,周博華剛開始很擔心在外忙碌的音樂事業,會無法兼顧好家務事,甚至擔心會影響到與家人的關係,但卻沒想到丈夫可以理解,連孩子們都選擇默默支持,絲毫沒有一句埋怨的意思。家人這份心思,讓周博華感動之余,也更加希望自己做好自己內外的本分,不讓支持自己的人失望,真正做到內外兼顧的現代女人,實在是現代女性的好榜樣啊。

為非洲孩子圓夢

除了音樂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周博華在經營慈善活動也是盡心盡力。為了得知非洲小朋友的真正生活狀況,她放棄留在馬來西亞紙上談兵,而是跟著團隊一同前往非洲探訪孩子,雖然很辛苦,但她說非洲的小朋友過的生活更艱辛,看著孩子們從部落里去到慈善團體建設的孤兒院進行教育,所有的舟車勞頓都不及那份感動帶來的快樂。

一次慈善機構的合作,讓周博華開始了與遙遠孩子們的緣分,這次新專輯的記者會上,這群來自非洲的孩子們,口操著流利的中文給周博華獻上祝福,讓她在活動上忍不住落淚,她說,這群有夢想的孩子啟發了自己很多以前不去考量的生存意義。周博華的外型時髦,但為了這群孩子,她卸下這裡舒適生活,和慈善團隊一同到非洲進行援助行動,“曾經想帶自己的孩子去體驗,但這些落后地區花的費用其實更大,最后只能我一個人過去,這真的改變了我不少啊。”

周博華回憶去到當地,完全無法想象在這個時代還有那么落后的地方,甚至是車子都無法前往的荒山野嶺,“我們去救援的部落其實流傳一個傳說,說我們這些華人會抓掉小孩去吃,所以當我們試圖靠近他們,他們驚恐看著我們的眼神,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經過很長的時間,當地的酋長決定讓一個小孩接觸他們,最后驗證他們並非吃人族才開始願意了解他們的援助活動。

眼見孩子們開始前往孤兒院就學,周博華心裡很是感動,“他們都是有夢想的小孩,他們常常會抓著我說,長大后想當什么,想做些什么,其實哪裡的小孩都一樣,都有不同的夢想等著實踐,有不同的地方想去看看,我們只是提供教育,讓他們更接近夢想罷了。”

同樣也是追夢者的周博華肯定感同身受,她實現過、放棄過、再用另一種方式再次完成自己的夢想,這樣的打不死的精神,或許看似平常,但卻也是現代人最欠缺的勇氣吧。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