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枝:無弦琴──書店夢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游枝:無弦琴──書店夢

當通訊員及記者時候,我不是沒有轉行的念頭。



中學時代,受學校老師的影響,我成了文學少年。

那也是一個時代的特徵。

在家長大多數要子女學工商的大氣候下,從內戰中國逃難到本地任教的,多是文科出身的熱心文人,他們卻能比家長更有說服力,將學生帶到不易致富,甚至貧困一生的文科思考的路上。



我中學時期,數理比語文強,可是卻一心要走明知清寒一生的文學路。

當了記者,最想做的,是開書店同時擁有一家小規模印刷廠,又同時兼做通訊記者。

開書店,在我同年紀的少年心中,就像今天的文藝青年想開風雅的咖啡館一樣,是神往的目標。

我還想要有家小小印刷廠,是以最低價為文友印刷出版作品。

當了記者,覺得開書店,有自己的印刷設備,再兼任記者,可以借記者的職業方便,輔助書店及出版業的發展。

后來,去台灣讀大學,開書店的念頭才沒了。

——我的記者日子(22)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