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和平旋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舞動和平旋律

報導:甯嘉歡
攝影:盧淑敏

配合2016馬來西亞華穗藝術節,共享空間專業舞團週五晚(24日),于吉隆坡馬華大廈三春禮堂,再次為觀眾呈獻被譽為“經中之王”的《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舞台劇。

舞台劇主要把經中內容不分貧富貴賤,教示“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眾生生命是平等的訊息,傳達給觀眾。

《法華經》全文共28品,編舞家馬金泉提煉經中精華后,以舞蹈方式,編出《法華經:舞動和平共生妙旋律》,把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的教法,宣揚出去。

《法華經:舞動和平共生妙旋律》分為全新7個章節,舞蹈員的精湛演出,將每個章節發揮得淋漓盡致,令觀眾拍手叫好。

  • 精湛舞技──手中握著蓮子的舞蹈員,以精湛純熟舞技演繹《法華經》內其中一章節,傳達“人人皆可成佛”的意義。

  • 身掛慾望──衣服代表著慾望,舞蹈員把人的“慾望”全掛在身上,深怕別人搶走,而小心翼翼的望著四周圍。

  • 輕便跳躍──人類被“慾望”埋沒后,不斷痛苦的掙扎,反觀無慾望者一身輕便,突顯人類的本性與智慧,被一層層的黑暗和愚昧所遮蓋。

  • 失去愛人──因暴力而失去心愛的人,《法華經》教示洗去暴力的狂嘯,還原身體跳動的脈搏。

  • 傳遞訊息──舞蹈員通過傳遞帽子,表達了人與萬物之間的共生和諧,彼此和睦共處,才會快樂。

  • 人生如鏡──《法華經》第5幕“之如鏡”,舞蹈員從舞技中呈現出,人類在鏡子前一來一往,如禮奉還的意思。

  • 圓融自在──舞蹈員跳躍演出人類避開佛陀傳達蓮子,但經過佛陀的感化,接受蓮子后的人類,表達出人心圓融自在的歡喜。

  • 學會分享──在未取得蓮子前,人類存在各種慾望,取得蓮子后,彼此分享,《法華經》第7幕教示人類共生沒有界限。

  • 無私佛陀──佛陀無私的把法性種子傳遞給每個人類,只要有自覺使命,為眾生的幸福而努力弘法,就可以得到成佛的授記。

  • 全體致謝──《法華經:舞動和平共生妙旋律》演繹完畢后,舞蹈員向觀眾致謝,精湛的舞蹈也讓部分在場的觀眾站起來給予掌聲。

  • 掌聲熱烈──《法華經:舞動和平共生妙旋律》的每個章節意義深遠,觀眾看得投入,不忘報以熱烈掌聲。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