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醫話‧神奇針灸震八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逸仙醫話‧神奇針灸震八方

特約:文正球



針灸是中醫藥裡最被西方認可的部分,它不需要任何藥物,一根小小銀針刺入身體,捻轉幾下便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令世人驚歎不已。

說來針灸是一門很悠久的治療方法,久到幾乎與人類同齡。遠古的人住在山洞裡,免不了受到風濕和創傷。病痛無可奈何之際,人們很自然地用石塊去按揉、捶打,慢慢就摸索出了以砭石為工具的醫療方法,這就是針刺的萌芽。

後來人類會用火了,又發現身體病痛的部位受火烘烤感到舒服,能緩解痛苦,於是慢慢從各種施灸的材料中認識了艾灸的作用。



到春秋戰國時期,針刺工具由砭石、骨針發展到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等金屬的針具,針灸術和理論也得以昇華。

《左傳》裡有一則扁鵲治病的故事,說虢國太子死了,扁鵲率弟子施以針灸,竟讓他又活了過來。當然,虢太子並非真死,應該是稱為“屍厥”的假死,但當時針灸治病的水準已可見一斑。

漢代形成高學術水平

戰國時代開始成書的《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分,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神、氣血等為主要內容,從整體觀闡述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要領和防治原則,重點論述了經絡、腧穴、針法、灸法等。

特別是《靈樞》,又稱《針經》,較為完整地論述了經絡腧穴理論、刺灸方法和臨床治療等,對針灸醫學作了比較系統的總結。

1973年,長沙發現的馬王堆漢墓群轟動世界,其中三號漢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兩種古代關於經脈的著作,論述了十一條脈的循行分佈、病徵表現和灸法治療,可見針灸在漢代已形成了很高的學術水平。

而大約成書於漢代的《難經》以闡明《內經》為要旨,不僅有奇經八脈和原氣的論述,還補充了《內經》的不足,提出了八會穴,並對五輸穴按五行學說作了詳細的解釋。

文正球──中國中醫大學畢業,具多年臨床實踐經驗,擔任威馬可國際中醫學院學長、教授。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