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孩政策下 職場80後女性陷兩難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中國二孩政策下 職場80後女性陷兩難

(北京26日訊)中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結束獨生子女時代。從最佳育齡(25歲至35歲)來看,80後“不幸”成為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後,社會的重點關注對象。如今,80後職場女性陷入兩難,好不容易掙脫“剩女”的標籤,卻又跌進了“剩媽”的圈子裡。



根據《週末畫報》,美國馬薩諸塞州安馬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的社會學家馮文(Vanessa Fong)在書中描述,80後獨生女,尤其城市孩子是家裡唯一的希望,因此她們得以在成長過程中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男女平等,但同時也肩負著父母更高的期望,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中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壓力。

企業更改用人標準

這也是這一代女性更奮進、更獨立的原因,她們不僅承擔大部分家務,在職場上也與男性平分秋色,能夠勝任男性工作,甚至比男性更有韌勁、耐力,所以才有了“女漢子”一詞。



美中不足的是,這群拼勁十足的女孩因此錯過了最佳擇偶期,在高不成低不就下淪為“剩女”。

當她們好不容易擺脫了“剩女”的標籤,卻同時迎來了“二孩”政策。對處在最佳婚齡和育齡的女性來說,她們陷入了“剩女”和“剩媽”之間的兩難。

到底生不生二孩?若不生,怕被男方嫌棄變回“剩女”;生,又怕被職場嫌棄變成“剩媽”。

“二孩”政策乍看之下是把生育權交給了女性,但在職場女性還沒有來得及思考要不要生之前,一些企業已更改用人標准。

中國某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主管指出:“現在我們一些重要的崗位都不招女的,不是因為歧視,有能力有擔當的女性多的是,但是一懷孕、請長假怎麼辦?只能讓別人代,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替代人,那才讓人急壞了。”

實際生育率仍低

企業的想法很容易理解,當女性生孩子去了,那些用人制度較為完善的企業不僅要支持女員工在產假間的薪水,還要找人來頂替此人的職位。這意味著,企業要負擔雙重開支。

對職業女性而言,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很可能就拱手讓人。這也是為什麼,中國開放二孩政策後,全國申請二孩的比例平均為8.25%,但申請後的實際生育比例僅約5%。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