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收集175公噸回收物 淡汶英達居民好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5年收集175公噸回收物 淡汶英達居民好棒

■林麗萍(前排左起)向吳俊益、卡斯杜麗及曹觀友,分享該園環保婦女軍團過去的環保成果。
■林麗萍(前排左起)向吳俊益、卡斯杜麗及曹觀友,分享該園環保婦女軍團過去的環保成果。

(威南29日訊)淡汶英達資源回收中心推動“分類回收、廚余堆肥、城市農耕”不遺餘力,過去5年獲得近300戶居民參與,成功收集175公噸回收物,連檳州地方政府委員會主席曹觀友也豎拇指贊好。



曹觀友說,該中心於2010年8月開幕啟用,至年尾4個月收集2.6公噸回收物;在居民配合下,回收率逐年增加,隔年收集28.77公噸回收物,2012年獲29.12公噸,2013年獲30.11公噸,2014年獲30.5公噸,2015年獲32.21公噸,今年截至8月已收集21.43公噸,5年總共175公噸回收物。

他今午在威省市議員吳俊益、王育璇及張龍大、武吉淡汶鄉委會主席拿督陳建寶、淡汶英達居民協會婦女組副主席林鉍樺、該組環保主任林麗萍等陪同下,視察該中心的環保工作。

也收集廚餘



他讚揚該園居民與志工不遺餘力推動環保,希望其他花園居民向他們看齊。

“檳州政府6月起實施源頭垃圾分類措施,威省市議會每週六派羅厘到各花園住宅區收集回收物,但淡汶英達有回收中心,居民可將回收物交到該處。”

曹觀友說,該園居民起初是由慈濟感召而加入環保陣容,除了資源回收,也收集廚余製作有機堆肥來栽種蔬果,為當局省下垃圾處理費。

“處理廚余需要科技輔助,全檳目前至少研發了5種處理廚余機器,成品是液態或固態顆粒狀,數年前市議會使用的廚余機器研發尚待改善。”

他說,檳威兩地2015年回收率,威省成功達到39%回收率,檳島是26%,全檳平均是32%,是全馬最高回收率州屬。淡汶英達資源回收中心成就顯示,只要肯花心思,就能做好環保工作。

林麗萍:希望獲派有蓋分類桶

淡汶英達居協婦女組環保主任林麗萍希望市議會提供有蓋分類桶,讓居民從源頭開始分類,再交予該中心,方便環保組員節省時間精力做更多事。

此問題獲吳俊益市議員同意及配合。

她說,該中心設立前,居民有心卻不知從何下手,她號召居民集中該處進行資源回收。工作上軌道後,便推動廚余堆肥及城市農耕,也邀請環保達人盧葆蓁主持環保講座。

吳俊益說,他首次擔任市議員時,為了鼓勵居民環保,先後在在武吉淡汶州選區的大發園、達優園、淡汶英達及雙溪峇甲區的福喜園設立環保中心,當中淡汶英達及福喜園做得最成功。

他說,淡汶英達資源回收中心的前身,原本是民眾會堂,“變身”後幸好居民配合發揮群體力量,使該中心的環保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