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載人升空 明牽手天宮二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神舟十一載人升空 明牽手天宮二號

20161018wf10



宇航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出征前揮手。(歐新社)
宇航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出征前揮手。(歐新社)

(中國‧北京17日綜合電)中國自主研發的“神舟十一號”載人太空船,週一早晨7時30分,在甘肅酒泉升空。2天後,太空船將與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牽手”,兩名宇航員將在天宮二號生活工作30天,創中國宇航員駐空最長紀錄。

宇航員景海鵬和陳冬清晨,4時已整裝完畢準備登船,中國當局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盛大儀式歡送太空人出征。

7時30分發射時間一到,載人飛船點火升空,中國央視透過電視畫面直播太空艙內畫面與太空中心實況,並大聲宣讀飛行、訊號一切正常。



載人飛船隨即進入預定軌道,太陽能板順利展開,7時50分,中國宣稱發射任務“圓滿成功”,並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賀電。

這是中國於2018年正式搭建太空站前,最後一次載人試驗。

這次飛行有三大任務:一是為上月發射已在軌的天宮二號提供人員和物資往返運輸,考核驗證太空站的交會對接和載人太空船返回技術;二是進行宇航員中期駐留,考核宇航員在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及執行任務能力;三是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在軌維修等實驗。

第6次載人飛行

此前從“神舟五號”開始,中國先後進行5次載人飛行,其中駐空時間最長是2012年“神舟九號”,包括景海鵬在內兩男一女3名宇航員,逗留了13天。此次景海鵬和陳冬將在天宮二號駐留30天。美國西方宇航員在國際太空站逗留最高達一年。

這次太空船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宇航員進駐天宮二號,太空船組合體在軌運行30天。其間,宇航員將按指令工作和生活、開展科學實驗。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撤離天宮二號,返回地球,天宮二號再轉回獨立運行。

目前,天宮二號正運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

習近平未親自坐鎮

神舟十一號載人太空船週一上午7發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親自坐鎮,而是從海外發賀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上午7時20分到達位於北京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太空船發射實況。

正在印度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8次會晤的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將首次實現中國太空人中期在軌駐留,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上午7時49分宣布發射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都響起掌聲。

天宮二號成外國天文迷新寵

上月發射的“天宮二號”已成為天文愛好者的新寵。

由俄羅斯天文愛好者創建的ASTRO論壇上,天宮二號成為話題,不少人更拍攝到其身影。

有網民記錄了天宮二號的運行軌跡,被稱為“每天都穿行於神話般的星座世界中”。而其他由網民提供的影片顯示,天宮二號在夜空中閃動著亮光,高速飛過不同的星座。

景海鵬三度升空
太空過50歲生日

已官升少將的景海鵬是第三次升空,其拍檔陳冬則是首次。

景海鵬1998年1月成為中國首批宇航員,曾在2008年9月和2012年6月,分別搭乘神舟七號和九號飛天。今次他以指令長身分,執行太空任務。

10月24日出生的景海鵬,將在太空中度過50歲生日。升空前夕景海鵬在記者會被問到身為將領又年近50再升空有何感受時表示:“宇航員是我的職業,太空飛行是我的事業。作為宇航員能多次執行任務,我感覺是我的追求和夢想。”

景海鵬說,執行任務肯定有壓力。“晚上做夢都在想這件事。”

身為山西人的景海鵬透露,他會把素有“天下第一醋”美譽的山西老陳醋帶上太空,原因是他喜歡“喝醋”。

他又指,因他和陳冬兩人均愛吃麵,這次升空也會帶上麵條:“比如是熱乾麵、肉絲炒麵……我平時不愛吃米飯,所以米飯數量會減少。”

陳冬(38歲)自接受中國首名宇航員楊利偉面試後,2010年入選後全心投入訓練,其間可謂從朋友圈“失蹤”6年。2012年,其家鄉河南洛陽的高中班主任姚志強,因念愛徒心切,竟在《洛陽晚報》以《姚老師“想念你”》為題登報尋找陳,該文至今仍在網上流傳。

陳冬有上校軍銜。曾任空軍飛行大隊大隊長,安全飛行15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10年5月成為中國第二批宇航員。

百種佳餚5天不重複

“神舟十一號”此次任務總飛行時間達到33天,為了讓宇航員有更好的體魄完成工作,這次準備的太空食品,種類多達100項,保證5天內菜色不重複。

宇航員中心航太營養與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說,在“神舟十一號”自主飛行階段,宇航員可能食慾不佳,所以會配備粥等清淡的食物,等正式入駐天宮二號後,宇航員就可享受家常一日三餐的待遇了。

宇航員吃飯時間與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類,醬牛肉、魚香肉絲等傳統菜肴都有,想吃甜點也不是問題。

為了讓宇航員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天宮二號裡面還配備專用的食品加熱器。曹平表示,航太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劑,並結合中國醫學食療食養的理念,讓宇航員吃得美味可口還兼顧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宇航員的飲用水也是經過特殊方式消毒,能夠長期保質。曹平指出,“在未來空間站,將實現尿液淨化的飲用水。”

2018年建中國太空站

根據計劃,明年初當局將發射一艘運貨太空船“天舟號”與天宮二號對接,再度驗證貨運自動對接。

2018年開始,中國將正式搭建自己的“天宮號”太空站,預計2022年完成。屆時,美國等合建的國際太空站壽命已到,將結束工作。中國的太空站將取而代之,成為人類唯一在太空的工作站。

帶彭麗媛名曲升天

“神舟十一號”宇航員每日有1小時以上的自由活動。景海鵬表示特意挑了合共數十GB容量的歌曲和電影“升天”。

惟被追問歌曲名字時,景海鵬只透露包括兩首“愛國”歌,包括《我為祖國驕傲》,及習近平夫人彭麗媛成名作《在希望的田野上》。

五大任務

‧為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提供在軌營運所需的人員、物質,以及天地往返運輸服務

‧與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供宇航員逗留

‧考核及驗證太空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太空船的返回技術

‧展開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太空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實驗,以及科普活動

‧考核組合體對宇航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宇航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

即時分析
太空愈趨軍事化
神舟十一號太空船發射,中國表示載人航天工程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發揮了巨大帶動作用,未來太空站建成後遊客也有望進入太空。

《法新社》稱,太空已成兵家必爭之地,未來軍備競賽恐會愈演愈烈。

報導指,全球軍事大國正悄悄備戰外太空戰爭,導致新軍備競賽風險不斷增加。其中俄羅斯和中國展現出的太空攻擊能力,讓美國戰略家憂心不已。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和安全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學者希鈞斯表示,中國2013年發射3枚衛星進入軌道,其中1枚配備機械手臂。

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主管海頓則說,美國必須發展防衛太空資產的能力,又指“隨著人類和愈來愈多國家在太空執行任務,太空愈來愈軍事化將是不爭的事實”。

《新華社》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張育林指,中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載人航天工程不僅實現了一系列技術突破,同時帶動了原材料、部件、現代工藝、重大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快速進步,並獨創了大型系統工程組織管理模式,成為中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軟件”。

張育林說,神十一是一個標誌和新的開始,突破了中國太空船在載人情況下僅在近地軌道400公里內活動的範圍。“未來太空船發射不像現在隔幾年發一次,而是一年發幾次,以保證太空人定期往返。”

張育林說,在2020年太空站建成階段,不僅有太空人,還要有在軌工程師甚至遊客進入太空,以滿足社會公眾探索太空的渴望。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