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義霖:新時代的虛擬貨幣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郭義霖:新時代的虛擬貨幣

馬來西亞講師協會中委



考考大家:什么是“錢”(Money)?什么是“貨幣”(Currency)?

“錢”是貨物易手的媒介(Exchange Media)而已;“貨幣”指的則是流通商品,具有價值。就好比黃金、銀等流通商品都具有價值,所以都能被稱為“貨幣”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另類貨幣——“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最著名的就是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在2009年被發明,經過特殊且複雜的密碼學來控制貨幣的製造和管理,而非依賴特定的機構。其實,在比特幣發展之前,市場已經有很多不同的“虛擬貨幣”,但是都不如比特幣的影響力之巨大。現在甚至許多國際知名公司已經接受比特幣的支付,其中包括戴爾(DELL)、Wordpress、PayPal、澳洲最大地產公司Forsyth等公司,也一再證明了比特幣的接受度正在迅速增加。



雖然比特幣也曾經歷被盜、被駭等負面新聞影響,甚至也被有心人用來當成設騙局的工具,但卻無損它的魅力,需求量更是不減。比特幣最初的價格為13.36美元(約59.20令吉),隨后在2013年12月29日創下1124.76美元(約4984令吉),但之后滑落到約700美元(約3102令吉)的範圍內。如果當時在最早期就買來投資的話,賺幅確實可觀。

講了那么多“虛擬貨幣”,那么我國中小商家又能看到什么商機?

讓中小商家錦上添花

首先,“虛擬貨幣”現在已經是趨勢,它的開始可能是以金錢,或是消費來換取一定的積分,或是特定的數額(在這個商圈內,這些都能被稱為“虛擬貨幣”,因為具有價值)。這些“虛擬貨幣”只有在被指定的商業圈內才能夠進行消費,或是獲得折扣(舉例:雲頂會員卡只能在雲頂、指定的油站、商店及餐廳才能獲得折扣)。

近年一些企業都在市場推出自己的會員卡、積分卡及電子錢包等,同時大力發展自己的商圈,務求多元化自己商圈內的消費種類、服務及品牌,讓自己的“虛擬貨幣”更加有價值來吸引更多會員加入。

所以,現在許多中小商家都有機會被邀請加入某些特定商圈,在軟件上接受“虛擬貨幣”的付款方式,在資源整合的旗幟底下讓商圈會員購買特定產品,享受無現錢購物的體驗。

在這個時代,單打獨鬥是難以和商圈競爭的,資源整合的模式已經越來越普遍,“虛擬貨幣”也已經大行其道,在軟硬體方面都具備了相當的水準。在市道不景的當兒,資源整合及虛擬貨幣的商業模式將會讓商家受惠。中小商家們,去與這些商圈好好對接吧,可能會讓你的生意錦上添花,或是枯木逢春也說不定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