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動商機‧強穩品牌佔優勢 星巴克迎戰東南亞地頭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企動商機‧強穩品牌佔優勢 星巴克迎戰東南亞地頭蛇

10月星巴克在柬埔寨開設的第一間分店開張。
10月星巴克在柬埔寨開設的第一間分店開張。

(吉隆坡6日訊)現今人手一杯咖啡已是常態,但人們的選擇已經不再侷限于連鎖咖啡品牌,隨著不斷湧現的獨立咖啡店,知名咖啡品牌已經迎來了長遠的挑戰。



2013年,星巴克(Starbucks)在胡志明市第一郡李自重街一個大路口開了一家店。不久后,當地名為“福隆”(Phuc Long)的咖啡連鎖店以同樣錄、白兩色的商標,一樣質樸和具現代風格的室內裝潢,開在幾步之外直接迎戰這個國際品牌。

競爭變得激烈

而且,“福隆”的卡布奇諾比星巴克便宜不少。從那時起,這家越南連鎖集團便在胡志明市各大型辦公大樓和購物中心開店,致力吸引星巴克的潛在顧客。



但星巴克看來一點也不畏競爭,掌管星巴克越南業務的簡毅倫說:“雖然越南飲食業的競爭已變得相當激烈,但星巴克在胡志明市和河內共有20家店,而且業績很好。我們打算在年底前,增加越南商店總數至30家。”

不過,金融時報集團研究部門FT Confidential Research(FTCR)季度調查顯示,星巴克在印尼、大馬、菲律賓和泰國皆穩居最受歡迎咖啡店龍頭。而在越南,星巴克雖被中上階層視為高級品牌,但在調查中僅6%受訪者說他們最常光顧的咖啡店是星巴克,以極大差距落后在當地大受歡迎的本土品牌中原咖啡(Trung Nguyen,49%)和高地咖啡(Highlands Coffee,26%)。

儘管星巴克和其他國際連鎖品牌在東南亞的領導地位相當穩固,但一些主要城市湧現許多獨立咖啡店,對大型的知名品牌構成長遠的挑戰。

消費力有增無減

除了咖啡業之外,東南亞的消費潛力也使該地區餐飲競爭有加劇的跡象,例如擁有麥當勞專營權的Golden Arches Development打算,今年在菲律賓增開30至40家店,使全國總店數超過500家。

麥當勞加入戰局,讓已在菲律賓建立穩固地位的本土快餐連鎖品牌快樂蜂(Jollibee Foods)“大難臨頭”,麥當勞近來就成功奪取了快樂蜂的部分市場,尤其是在早餐這部分。

此外,FTCR的菲律賓調查主管薩沃沙指出,還有不少新勢力加入競爭。當地餐飲集團如Bistro Group正在馬尼拉開設一些休閒餐廳,替美國品牌如美式餐廳TGI FRiDAY’s(可能還有德州鮮切牛排Texas Roadhouse和Denny’s)開店。

再者,有些餐廳也越來越受歡迎,包括Vikings Luxury Buffet,就連便利超商如全家、Lawson、Ministop和7-Eleven也都進入了熟食市場。

印尼越南長期潛力最大

對許多以東南亞為目標的消費業來說,印尼和越南的長期潛力最大,因為兩國的人口狀況比較有利,而且人均消費水準較高。

其中,印尼首都耶加達的人均咖啡消費正以每年約5%的速度成長;當地咖啡連鎖品牌如Coffee Toffee、Ngopi Doeloe和Anomali Coffee正積極擴張,獨立咖啡店和有機咖啡概念也在當地建立了穩固的根基。

根據FTCR調查,吉隆坡、馬尼拉和曼谷也出現了類似趨勢。獨立連鎖品牌正在東協的新興市場積極得拓展業務,包括Dao Coffee Shop、Brown Coffee、Coffee Circles和Espressonite。

雖然這些國家的都市中產階層規模仍然較小,但星巴克、Costa Coffee和The Coffee Bean & Tea Leaf最近全都首度涉足柬埔寨首都金邊,區域連鎖品牌如泰國的Black Canyon也正在柬埔寨和緬甸擴張業務。

因此儘管星巴克來勢洶洶,但在東協市場這個一級戰區,爭搶市場大餅的一場咖啡大戰可能還有得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