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週6馬勞車禍死‧為了家打拚.民眾獻祝福 馬勞多保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2週6馬勞車禍死‧為了家打拚.民眾獻祝福 馬勞多保重

郭金祖(51歲)是過去兩週來,第6名在新加坡車禍喪生的大馬人。
郭金祖(51歲)是過去兩週來,第6名在新加坡車禍喪生的大馬人。

報導:劉麗敏
(新山7日訊)“雖然不認識死者,但大家都很偉大,都是為了家,致敬!願死者一路好走!”



昨日凌晨赴新加坡上班途中遭羅厘輾斃的郭金祖(51歲,生前住士姑來大學城),是兩周來第六名遇車禍去世的大馬人,公眾紛紛上網留言,祝願馬勞們平安出門,平安回家。

有網民留言指出,死者和其他馬勞都很偉大,都是為了維持一個家庭而天天越堤工作;除了祝願郭金祖一路走好,網民也叮嚀其家人勿太難過。

家屬盼找到目擊者



一些網民則希望越堤工作的馬勞騎士打起精神,注意安全駕駛。

另一方面,郭金祖車禍去世后,其女兒和親友都在面子書抒發思念和不捨之情,其生前的老闆更表明,願意出資為他辦理身后事。

郭金祖女兒(20歲,書記)難掩傷痛,昨日在面子書呼吁目擊者出面講述車禍經過。

“一切的一切都好突然,爸爸,能不能告訴我早上關卡發生(現)躺著那邊的不是你,知道你一定很痛很痛,我們卻沒在你身邊,爸爸你要安心的(地)走。”

郭小姐今天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希望找到目擊父親郭金祖遇車禍經過的目擊者,讓警方與家人知道真相。

死者侄女也在面子書帖文,知道小姑丈魂斷馬路噩耗,表示很難過,也失去一位平日可拼酒的好姑丈。

相信是認識死者的親友在面子書透露,死者平時都是安全駕駛,不會快速駕駛,希望目擊者挺身而出。

郭金祖遺體將于週三下午從新加坡運抵新山,靈堂設在振林山富貴紀念館,星期六舉殯火化。

技術員赴新上班被撞死

育有4名兒女的郭金祖,生前在新加坡一家紙巾工廠擔任技術人員30多年,每天凌晨4時騎摩哆取道馬新第二通道到新加坡工作。

本月6日(周二)清晨5時左右,郭金祖騎摩哆途經馬新第二通道往新加坡大士關卡方向途中,與另一輛摩哆和一輛羅厘相撞,死者不慎摔倒后摔落在羅厘車道,當場傷重不治。

另一輛摩哆的騎士與乘客則受傷,45歲的羅厘司機被扣捕助查。

這是短短兩週內,第六起馬勞命喪虎口案例。

網民分享羅厘周圍「盲點」

好心網民貼圖分享羅厘周圍看不見的“盲點”,及警惕交通使用者別和羅厘“硬拼”,好漢不吃眼前虧。

網民圖文並茂示圖,在車高4公尺的羅厘上,以司機望向左右兩側角度中的盲點處高達1.6公尺,恰恰是一輛摩哆的高度。

網民也上載羅厘的左右前后,司機所看不見騎士的範圍,讓騎士做為參考。

也有網民在面子書上抒發對馬勞的心聲,且呼吁駕著大小轎車、羅厘與巴士的司機,安裝盲點鏡,以為大家著想,因稍不留神,很可能就此毀了一個美好家庭。

也有網民勸請大家安全駕駛,不要和羅厘“過不去”,畢竟好漢不吃眼前虧,呼吁騎士遠離羅厘。

重型車傷亡意外上半年463起

(新加坡7日訊)涉及重型車輛的傷亡意外,今年上半年共有463起,較去年同期的435起增加28起。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今年涉及重型車輛和摩哆的交通事故,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根據交警提供數據,今年首9個月,造成傷亡的車禍數目為6292起,較去年同期的6068起微增約4%。其中,涉及摩哆騎士的傷亡意外,從去年同期的3264起微增至3410起,占所有車禍數目的54%左右。

今年1月至9月,在車禍中受傷或死亡的摩哆騎士和乘客人數,也從去年同期的3698人,增加至3835人。換言之,今年首9個月,平均每天有12名摩哆騎士或乘客,在交通意外中傷亡。

為提醒駕駛者小心開車,新加坡交警推出新的宣傳標語,“加速前,請三思”(VROOM)以及“開車前,從‘大處’著眼”(BIG),希望警惕摩哆騎士和重型車輛司機。

老闆願出錢助處理身後事

老闆有情有義,願出錢幫死者一家處理身后事。

郭小姐透露,父親30多年來一直在新加坡的同一家工廠上班,工廠老闆知道父親出事后,不僅第一時間慰問,也表示願意出錢幫忙料理父親的身后事。

她欣慰地說:“碰到這么有情有義的老闆,我們真的非常感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