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火車起革命添新隧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火車起革命添新隧

毛路斯勞柏指出,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可持續發展工程,同時也是歐洲最大型的環保工程之一。他在為我們解說這項工程的來龍去脈之時,重覆表達對此工程的敬嘆之心!
毛路斯勞柏指出,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可持續發展工程,同時也是歐洲最大型的環保工程之一。他在為我們解說這項工程的來龍去脈之時,重覆表達對此工程的敬嘆之心!

特約:子若



今日登場
瑞士交通系統總執行長毛路斯勞柏(Maurus Lauber)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瑞士人擁有非常強的時間觀念,所以,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Gotthard Base Tunnel)的其中一個廣告詞,大意為“瑞士人喜歡準時抵達,這就是為何他們愛各種捷徑!”為把準時抵達目的地的觀念貫徹始終,他們以雄心萬丈的心力,加上持之以恆的行動力,創造了這條隧道以17分鐘穿越阿爾卑斯心臟57公里路的紀錄!

自1999年起,他們就開始在阿爾卑斯山脈下開鑿這條長達57公里的鐵路隧道,最深處可達戈特哈爾德山下方2300公尺,總動員2600人,這項大工程挑戰的不僅僅在鐵路建造寫下歷史,同時也是浩大的環保工程。瑞士人,在按定時間內完成這項舉世驚嘆的工程!

這條火車隧道于今年6月1日舉行啟用儀式,當時除了瑞士總統施奈德阿曼,其他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意大利總理倫齊等,都搭乘了通過該隧道的首列火車。

獨家獲邀搭乘Gottardino專列



隨后的9月間,在瑞士國家旅游局邀請下,筆者獲邀前往聖戈特哈爾德(Saint Gotthard)地區採訪,《中國報》是唯一受邀的大馬媒體,期間,最重要的一項行程自然是搭乘“Gottardino”專列。

這趟列車是載送乘客前往新建竣的隧道內,並在深邃的隧道內見證與探索這項前后耗時17年的百年一遇建築工程,並且得以一窺火車隧道的神秘面紗。隨著此隧道于12月11日投入全面運行,火車以高速行駛其中,這項服務也就結束,隨之展開的是,一場關于歐洲客運與貨運篇章的重新出發。

在搭乘Gottardino專列之前一日,瑞士交通系統總執行長毛路斯勞柏(Maurus Lauber)親自在通向瑞士中心地帶的大門——琉森(Lucerne),迎接我們這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更在歐洲最大、館藏最廣泛的瑞士交通博物館(Swiss Museum Transport)設宴歡迎大家的到來。

他欣喜地透露,不久前,他才迎接自己在瑞士交通系統(Swiss Travel System)服務長達卅年的日子,不僅滿臉洋溢喜悅之情,並且特地穿上火車列長的醒神制服,加上其言詞,讓人強烈感受到他對這份工作引以為傲,以及百分百投入。

“在博物館裡,大家看到的是世界各地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但是,對不起,今天晚上我要跟大家聊的是火車!”他風趣地打開了話匣子,在他即將為我們說的故事裡,不只是有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的光榮登場,同時,還有人類在遷徒史上的一場場探索,以及交通史上的一場場革命,讓我聽得津津有味!

當局把位于阿爾卑斯山心臟下800公尺處的塞德龍(Sedrun)多功能車站佈置為臨時展覽場地,展示瑞士火車及鐵道歷史的圖與文,還裝置了影片播放熒幕與望遠鏡,以及隧道內多達32種技術裝備的說明。
當局把位于阿爾卑斯山心臟下800公尺處的塞德龍(Sedrun)多功能車站佈置為臨時展覽場地,展示瑞士火車及鐵道歷史的圖與文,還裝置了影片播放熒幕與望遠鏡,以及隧道內多達32種技術裝備的說明。
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內的景觀。
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內的景觀。

一切從交通要塞戈特哈爾德說起

多個世紀以來,穿越阿爾卑斯山脈一直是人類的挑戰,位于這個山脈心臟地帶的聖戈特哈爾德,順理成章變成重要的要塞,並早在古時就負有盛名。所以,一切就得從這裡開始說起,也從這裡開始有了綿長的發展。

毛路斯勞柏親自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這個地區的地理、歷史與交通課。他透露,聖戈特哈爾德擁有豐富的地理面貌和風土人情,這群山中是四條河流——萊茵河(Rhine)、羅伊斯河(Reuss)、羅納河(Rhone)及提契諾河(Ticino)的發源地,它們流向三面大海。

這裡有兩種不同的氣候——大西洋及地中海氣候,“這是非常獨特的!”在這個山頭裡,更流通四種語言,即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及羅曼什語,也就產生了四種不同的生活文化,“這是不可思議的!”

在數百年前,瑞士人為了經貿、教育或宗教等事宜,而必須穿越地勢險峻的阿爾卑斯山或聖戈特哈爾德時,出門都必須先看天才行事,他說:“在當時來說,從瑞士北部到南部是一件高難度的事,並且非常危險!”尤其是在冬天,更是險象叢生。

1595年,當地人在穿越聖戈特哈爾德山口的必經之路——烏裏(Uri)建造了一座名為“魔鬼橋”(Devil’s Bridge)的步行橋,人們才能跨越這道天然形成的關口。迄今,這座橋成了游客風聞而來的著名景點之一!

兩百多年后的1831年,聖戈特哈爾德終于擁有了第一條道路,“載客與運貨的馬車得以通行。”時至今日,這條穿越戈特哈爾德的舊路依然受到游客力捧,因為這裡鬼斧神工的自然景緻,是高速大道上無法看見的。

鐵道先驅縱橫天下

直至1825年,火車橫空出世成了地球上一種嶄新的交通工具!16年后,休閒旅游產業因勢利導而生,“在這一年裡,英國旅行商托馬斯庫克(Thomas Cook,1808~1892)販賣了第一批涵蓋交通、娛樂與飲食的全天候旅游配套,行程中所採用的交通工具正是火車。”

這項開創性收費旅游配套服務,使得乘搭火車旅行成了當時一件非常時尚與重要的事,“1849年以前,整個歐洲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奧地利、德國、意大利等國,如火如荼開發鐵路計劃,唯獨瑞士例外。

世界鐵道紀錄創造者的舊客

“也在這一年,瑞士終于由瑞士鐵道先驅阿爾弗雷德厄謝(Alfred Escher, 1819~1882)擔負起落實首個鐵路工程的重責大任。”當時,這位著名的瑞士政治工作者曾奮臂疾呼,鄰國的鐵路軌道正在全面逼近瑞士,若是瑞士再不建設起鐵道,它不僅會被人們所避開,最后向世界展現的,很有可能是被遺忘的一灘死水!

他的話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鄰近國家的鐵路網絡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瑞士人不得不奮力直追。儘管如此,瑞士卻不是創造鐵路紀錄的新客!1871年,在阿爾弗雷德厄謝帶領下,他們在海拔介于240公尺至1144公尺的不同高度群山中,成功打通出聖戈特哈爾德火車隧道,貫通了瑞士南北。

“當年,這條由5000名工人硬硬從山巖中開鑿出15公里長的火車隧道,不僅成為世界之最,還被視為鐵路史上一個具有創新工程概念的傑作。”此后,聖戈特哈爾德線路成為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主要通道,國際旅客也競相前來體驗聖戈特哈爾德鐵路之旅,種種有利因素促使它最終成為有利可為的工程。

所以,往后人們在談論瑞士的火車或鐵道歷史時,Alfred Escher成了一個不能被略過的名字,“瑞士鐵路之王”的稱號也實至名歸!我多次到訪蘇黎世,走出中央火車站都能望到他的雕像高高矗立在那裡,這次經歷了聖戈特哈爾德火車之旅后,對這座雕像不禁多望了好幾眼,心想:如果沒有他,瑞士的鐵路線路會如此縱橫交錯且名滿天下嗎?

「瑞士鐵道王」 阿爾弗雷德厄謝的雕像,就豎立在蘇黎世火車站站前。
「瑞士鐵道王」 阿爾弗雷德厄謝的雕像,就豎立在蘇黎世火車站站前。

鑿岩築隧道,且不破壞環境

瑞士人的雄心勃勃沒有停止,隨著瑞士人在過去百年內的人口增長,以及移動的大趨勢,加上交通領域在未來會有不斷擴展的走向,“64%的瑞士人于1992年支持建造一條全新的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這條隧道后來在1999年開始動工,“與原有的聖戈特哈爾德鐵路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條平坦的鐵路,讓火車以更快捷的速度與方式穿行阿爾卑斯山。”

在這之前,火車必須採用兩個火車頭以穿越聖戈特哈爾德線路,但現在只需一個火車頭罷了,“我雖然不是工程師,但是對于這項浩大的工程,我感到非常大震憾!”那是因為這一次挑戰的難度比上一次高出兩倍!

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是兩條平行的隧道,每條隧道都長達57公里,中間再由複雜的隧道出入口、豎井和通道相連。高速列車在隧道內外的行駛速度最快為249 km/小時,行程將縮減30分鐘,好比:由意大利米蘭前往瑞士蘇黎世的車程,從原來的4小時3分鐘縮短到3小時33分鐘,有望大量增加游客的流量。

在山脈岩層中穿鑿57公里長的隧道,工程師必須深究如何鑿穿73種不同性質的岩石層,有的堅硬如花崗石,有的柔軟如糖,“對工程師而言,這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毫無疑問,這個工程運用了當今世上先進的工程技術。

“與此同時,這也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可持續性發展工程。”毛路斯勞柏指出,此工程旨在把瑞士南北貨運走廊的貨運管道,從公路轉移到鐵路,從而減少阿爾卑斯山區的空氣污染,以及減輕聖戈特哈爾德公路擁擠現象和車禍幾率。

隨后幾日,當我們有機會在週末川行該山脈公路時,親眼目睹了長長的車龍在蜿蜒曲折的山路慢行,這些車輛皆是朝瑞士南方的意大利語區方向而走。

“不只是如此,它也是歐洲其中一項最大型的環保工程之一。”施工期間,承建者採用最大化的管道,減少對居民、野生動物、水源及空氣的影響,他以從山脈裡挖掘出來的天然物質為例,“當中,99%的天然物質是再循環使用,包括經處理后製成混凝土以建造隧道、用作築堤或進行再自然化。”

本月11日開始,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已正式投入運行,人們賦予了它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那就是為歐洲的客運與貨運帶來革命的大躍進。而它,終究要用未來漫長的日子,書寫作為歐洲最重要鐵路走廊之一的光輝歲月!

巨大的鑽挖機“Sissi”號于2010年10月15日鑿穿最后一層岩石,貫通聖戈特哈爾德隧道后,意味它光榮完成歷史任務。如今,它成了瑞士交通博物館最亮眼且最重要的館藏之一。
巨大的鑽挖機“Sissi”號于2010年10月15日鑿穿最后一層岩石,貫通聖戈特哈爾德隧道后,意味它光榮完成歷史任務。如今,它成了瑞士交通博物館最亮眼且最重要的館藏之一。
來自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小塊岩石,是這趟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採訪之旅獲得的最珍貴禮物。
來自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小塊岩石,是這趟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採訪之旅獲得的最珍貴禮物。

採訪后記:自然課本,就在火車窗外

與毛路斯勞柏說聲再見之前,他說要送我們一人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源自那99%再循環使用的天然物質之外剩下的1%岩石,大家頓時皆嘩然,這是多麼珍貴的禮物呀!

在這次行程中,充分感受到戈特哈爾德基底隧道的成功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這是瑞士人對火車由衷熱愛而延伸出最安全、最準時的一流火車服務,當中的敬業樂業讓世人望塵莫及,也叫世人折服!

不管你在瑞士的哪個地方,就一定會有火車為你服務,而乘搭火車細賞瑞士是最正確的方式,因為瑞士這本讀它千遍也不厭倦的自然科普書或歷史書,就在火車窗外!

既然到了全球最長的鐵路隧道走一回,當然要蓋個印章作紀念。
既然到了全球最長的鐵路隧道走一回,當然要蓋個印章作紀念。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