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采访回顾‧1记之长,前线冲浪 | 中国报 China Press

2016年采访回顾‧1记之长,前线冲浪

《中国报》特派主管或记者,到海外或外坡采访大新闻,据实报导,为广大读者提供第一手资讯,回顾当时的采访经历,他们又有什么想法?



陈智涌与香港两位漫画大师黄玉郎(下图)和马荣成(上图)。
陈智涌与香港两位漫画大师黄玉郎(下图)和马荣成(上图)。

见2大师 1世回忆
★陈智涌(执行编辑)

当老总跟我说:“香港漫画大师黄玉郎和马荣成到槟城来,派你去专访他们”之际,我先是一阵愕然,跟着满脑问号。

感觉愕然是因为太突然了,况且我完全没有采访经验啊;满脑问号则是我该问些什么?说不紧张是假的。



出发前,把黄玉郎和马荣成的资料复习一遍,发现不管是他们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功史,网上都一清二楚,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我还能问些什么?

但还是绞尽脑汁,设定好两张稿纸的问题,带着忐忑心情出发。

很多人都说我这回是去见偶像,事实上看了香港漫画几十年,怀有“小粉丝”的情意结也是正常吧?能和神往已久的漫画大师会面交谈,机会可一不可再。

难得的是,黄玉郎和马荣成都非常亲切,话匣子一打开便话题不绝,之前的担心根本是多余的。

采访中,让我深深体会到的,不仅仅是黄、马两位对漫画工作的喜爱和热诚,也有他们对这份工作的一股坚定不移的坚持。

港漫风光不再,趋向没落,马荣成已半隐退,但仍参与和港漫相关的舞台剧;黄玉郎仍维持每周出版漫画,但也朝动漫和主题公园等方面发展。

对工作保持热诚,对事业坚持不懈,不怨天尤人,从困境中寻找出路──这是我从两位大师的言谈中,获得的心得,想必终身受用了。

耶城恐袭 1往直前
★林荣国(社会新闻组高级记者)

本报总社社会新闻组高级记者林荣国(左起),访问国际反恐权威瓦万哈利普万托博士,并请教大马若发生恐袭后的应急步骤。
本报总社社会新闻组高级记者林荣国(左起),访问国际反恐权威瓦万哈利普万托博士,并请教大马若发生恐袭后的应急步骤。

年初恐怖分子在印尼耶加达展开恐怖袭击,打响2016年恐怖袭击“第一炮”,我及同事国强临危受命,被派往实地采访,亲眼见证恐怖活动带来的巨大伤害。

采访期间,最难忘的是每天在恐袭现场及医院来回奔波,现场的满目疮痍、人群中的恐惧、伤者的哀痛嚎叫等,那是我与“恐怖袭击”最靠近的一次接触。

印尼人恐袭发生后展现的顽强意志,深深感动了我及同事,由他们发动的#kamitidaktakut标签(我们不害怕),在社交网站不断散播,并获得他国网民热烈响应,给予印尼人最温暖及有力的支持。

临回国前夕,我有幸访问国际反恐权威瓦万哈利普万托博士,当时甚为忧心的我趁机请教,万一大马有朝一日沦为恐袭目标,政府、警方及民众第一时间,该如何应对?

宅心仁厚的瓦万哈利普万托不吝赐教,无私分享发生恐袭后的应急4步骤,并指若根据这些步骤,大马必能将伤亡人数减到最低。

半年后,震惊全国的“雪州蒲种手榴弹袭击酒廊案”发生了,所幸并未造成重大伤亡,只是若有下一次,我们还能那么幸运吗?

砂州选举 1路忙碌
★薛淑敏 (普通组记者)

本报总社普通组记者薛淑敏在砂州选举采访期间,与对智能手机深感兴趣的原住民孩童自拍。
本报总社普通组记者薛淑敏在砂州选举采访期间,与对智能手机深感兴趣的原住民孩童自拍。

4名大马人质于2016年4月1日在沙巴东海岸边境,被菲律宾恐怖分子阿布沙耶夫绑架,向家属勒索巨款赎金。

适逢砂州选举期间,人质家属求助无门下,向外界下跪发动捐款,引起举国瞩目,也考验政府的应变能力。

对国阵政府而言,砂州选举和人质被绑案最终都有完美结果,国阵在州选大胜,4名人质在缴交1200万令吉赎金后,安全归来。

但在皆大欢喜结局的背后,过程或结果是否如此完美?

记者采访砂州选举期间,见识到砂州偏远地区的困苦,在国家迈进先进国的当儿,竟然还有地区连基本设备都无法享有,面对没有电供及干净食水问题。

极讽刺的是,这些地区却是国阵政府的铁区,深受人民支持及信任。

另一方面,天文数字的赎金去向演变成罗生门事件,家属坚称赎金交给警方处理,警察总长卡立却指警方未涉及赎金部分。

赎金款额也是不解之谜;家属指称有1200万令吉,菲律宾方面却指阿布沙耶夫组织拿到的赎金约880万令吉,剩下的320万令吉去向成谜。

种种赎金谜团在家属及政府闪烁其词的应对方式下草率结束,真相如何无从得知。

见识选举 1心学习
★徐可丽(关丹办事处记者)

本报关丹记者徐可丽(右)与砂州长耳朵的少数内陆民族妇女。
本报关丹记者徐可丽(右)与砂州长耳朵的少数内陆民族妇女。

砂拉越州选举,我被派往美里完成12天的采访工作。尽管同属大马国土,还是感受到“文化冲击”。当地各族融洽相处不在话下,连选举的竞选模式,也让我这西马人大开眼界。

美里的金钱政治风气浓郁,在竞选期间,见识到有财团支持的候选人,如何意气风发;认识到再累,也会将笑容挂在脸上的亲切候选人;还有初出茅庐的新秀候选人。

或许被人称是“西马来的记者”,我在当地的采访工作,除了面对部分道地同行的冷漠态度,连候选人也筑起防备心。

在这里,为了要与候选人预约仅5分钟的访谈,紧跟对方的拜票活动3天,最终还是遭冷漠拒绝;其即使与候选人约好采访时间,事后却不见人影,连电话也联络不上。当采访工作一再受阻,也一再磨炼我的耐性。

短短的12天,让我见识不少人生百态,也体会到当人家选择漠视你时,做再多的努力也是浪费。不过,心态胜于一切,让我从中学习如何果断地做决定。

珍惜这次的砂州选采访工作,让我一夜长大。

泰王驾崩 1哭倾国
★陈紫凌(槟城办事处高级记者)

本报槟州高级记者陈紫凌身在曼谷,亲身感受到泰国人对泰王蒲湄蓬驾崩后的伤痛。
本报槟州高级记者陈紫凌身在曼谷,亲身感受到泰国人对泰王蒲湄蓬驾崩后的伤痛。

2016年10月13日,对大马人来说,也许又是普通的一天,但泰国人在这一天却哭得呼天喊地,心都碎了。

那天,是泰国的国殇,心中永远的痛。

当王室证实泰王蒲湄蓬驾崩后,我即被报馆调派到曼谷采访,隔天一早就抵达曼谷。

甫踏出机场,就感受与以往到曼谷旅游时不同的氛围,人人皆穿黑衣,沿路到酒店时,不少建筑物外都降半旗,电视节目重复播放泰王驾崩的纪念短片,气氛哀戚沉重。

走在曼谷市区一带,几乎人人都穿上黑衣,为他们敬爱的泰王披麻带孝。

当载着泰王遗体的灵车,从医院送往大王宫设灵途中,成千上万的子民不计辛苦,烈日当空,在路上席地而坐,以送别泰王。

当灵车缓缓驶过时,挤在人群中的我,看见众人双手合十,双眼也红了。

数名泰国妇女受访时,谈起泰王生前点滴,讲著讲著就泪如雨下。她们都不曾见过泰王,但心里有如丧父之痛。

泰王爱民如子,人民也视泰王如父亲。这种子民对君王的爱戴情感,我以为只在洒狗血的电视剧集看得见,没想到今次难得的采访经验,让我亲眼目睹和感受,何谓真正的团结与尊重。愿天佑泰国。

见林国泰 1刻千金
★吴俐莹(经济组主任)

本报经济组主任吴俐莹(右)与林国泰相见欢。
本报经济组主任吴俐莹(右)与林国泰相见欢。

一趟德国“云顶梦号”之旅,让我人生又多了几个第一次,大开眼界之余,再次深深感受到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然而却有着巨大的力量。

我不是第一次乘搭邮轮,而是第一次上了一艘未完工的邮轮,第一次访问大马十大富豪之一丹斯里林国泰及其小儿子、第一次在摄氏12度的冷天气下跪拍录影,及第一次参观巨大的造船厂。

上了这一艘未完工的邮轮,比起上了一艘已完好的邮轮,更叫我“大开眼界”,这种感觉就像看一部电影的“制作花絮”一样精采。

至于在紧凑的行程中访问了林国泰,其实内心感觉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看到他,就想到云顶高原,一个从小到大都熟悉的地方,陌生当然是因为生平才第2次见林国泰本尊,但这位富豪显然平易近人。

但无论是搭上这艘邮轮或参观这造船厂,站在这些巨大的铁块前,人类算是什么,小得如蚂蚁,但偏偏也是这群蚂蚁赋予这些铁块新的生命,否则这些都只是没用的废铁,这不就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尽管这次采访上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诚心感谢云顶香港邀请了本报,更感恩馆方派我出了这趟差,让我又长智慧了。

助编采访 1级挑战
★梁荣固(副刊高级助编)

20170101te10d

向来以编者身分写手记,但在报馆工作久了,也有一些采访经历,这次换个身分讲小故事吧!

曾经采访一名义工医生,那时带着傻瓜相机就往诊所,谁知室内光线不足,照片根本采不到足够的光,画质模糊昏暗,我又不敢开着闪亮灯拍照,只勉强拍到几张人头照。

访问时间比预期短,很快挂号的病人来到,是个花样年华但身怀六甲的女难民,我不想打扰医者济世救人的神圣任务,只好提早告退。

女难民的身影,总令人难忘,漂落异乡,又背负新负担。文章就以这场景作结尾:“若没有义工医生,这些似水漂流的浮萍,如何找到依靠?”

最近一次,是到台湾高雄佛光山采访,一名资深媒体人分享经验,初出道时,他被交代要向名人拿几个字,座谈会上没机会近身,结束后方巧遇到这名人,提出要求,名人匆忙间用铅笔写下几个字给他。

不知为何,这短短的故事一直感动着我,这几个铅笔字,就像写在我的心上了。

采访线上,相信每个记者都有一段难以写尽的曲折心路。想要专业不易,新一年,就给他们一个掌声吧!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