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蔡傌友:453間5年內須妥善處理 微小一間也不能少

文 文 文
蔡傌友呼籲華社趕緊解決微型華小的問題,否則華小會面對“絕種”危機。
蔡傌友呼籲華社趕緊解決微型華小的問題,否則華小會面對“絕種”危機。

獨家專訪:大馬彩公益金基金會主席丹斯里蔡傌友
報導:張曉真、邱佩勳
 (吉隆坡24日訊)大馬彩公益金基金會主席丹斯里蔡傌友指出,全國1295間華小中,453間是微型華小,后者的命運不是“搬”就是“關”,華社必須在5年內解決這個問題,否則會間接導致華小、華文獨中面臨“絕種”危機。

 他解釋,沒有華小的培育,將導致華文獨中失去學生來源。

 “此事必須緊急處理,大家必須清楚,被關閉的學校,要重開很難。

 “一間學校若只有2名學生,老師卻多達15人,這怎么行?簡直不合常理。按照正常運作,這樣的微型華小會被關閉的!

 蔡傌友指出,目前這些微型華小面對的窘境是,要搬遷但沒校地、且校地昂貴,校方只有建校資金。


缺建校金找公益金

 “只要校方找到校地,若缺乏建校資金,不妨找我!我會鼎力支持,大馬彩公益金過去給各源流學校捐助了不少,數百萬令吉不是問題!”

 蔡傌友就《華小發展藍圖》事宜,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很多熱心華教發展而捐獻的善長仁翁,對捐獻用途都一知半解。

 “這些捐獻會作為建校資金,不是行政開銷,因為行政開銷都是政府在負責,例如學校水電費和教師薪水等,政府從不拖欠。”

 他說,其實政府很注重華小發展,只是華小的行政費,每年就多達25億令吉。

 蔡傌友也說,華小被分為政府和政府資助,政府華小意指校地是教育部擁有,全馬有411間政府資助華小,因為學校董事部不願意放棄校地管理權。

 他建議成立一個獨立的公共信託單位,將1295所華小的校地交給新設立的信託單位統一管理,就不會有華教變質的隱憂。

檢討課程綱要
孩子輕鬆上學

蔡傌友心疼現代小學生書包越來越重的問題,因此要求教育部檢討相關課程綱要,確保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與時並進,且能提高學生競爭力。

 他也希望拉曼大學、廈門大學和拉曼大學學院,開設相關的課程,培訓華小所需要的教師,改善本地華小的師資素質。

 “我們缺乏的是老師。”

 他說,中文是聯合國6個官方語言之一,全球就有25%人口使用中文,通曉中文是一個強項,也會提高競爭力。

建議教育總監派兵
助張盛聞管理華小

蔡傌友說,拿督張盛聞雖貴為教育部副部長,但旗下沒有協助處理華小問題的團隊,他建議將教育總監旗下官員安排到張盛聞旗下工作,方便后者調兵遣將。

 “儘管教育部有一位華裔副部長,但若他沒有兵陪他作戰,要如何了解各種問題和快速知道問題根源?”

 他說,教育部以管理國小的思維管理華小,造成很多問題。

 蔡傌友說,教育部沒有一個全權負責華小事務的單位,也沒有熟悉華小事務的行政人員。

 “旗下沒兵沒將,很難發揮的……,政府應該安排更多兵將和預算給這名華裔副部長,讓華小獲得更好的管理。”

大馬是塊寶地
中資還等甚麼?

丁酉年雞年轉眼將至,蔡傌友指出,大馬是塊寶地,展望新一年里,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加快步伐來馬投資。

 “新一年里,我衷心希望更多中國企業到馬來西亞投資。希望他們加快腳步,動作再快一點,別再猶豫。

 “馬來西亞是個寶地,有著綠色的草地、藍色的天空、新鮮的空氣,而且陽光普照、終年四夏、一雨成秋。你還在等什么?”

 針對朝野就大馬招攬中資一事頻起爭端,蔡傌友直言那已演變成政治課題,不願置評。

 他認為,中資來馬投資有利無弊,不但可增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我國出口與國民所得,也能帶動週邊經濟活動。

 “中資來馬會壞到那里?他們把錢拿來這里投資,第一可增加就業機會,(讓我們)生產增值、增加國民所得和提高出口,也帶動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像餐飲業和貿易活動等。”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