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情緣馬戲團(下篇) 空中飛人雜技歌舞小丑耍寶 沒動物表演 馬戲一樣棒

文 文 文
今天的馬戲團技藝表演,加入許多創新元素,以新的表演方式呈獻。
今天的馬戲團技藝表演,加入許多創新元素,以新的表演方式呈獻。

報導:涂素燕
攝影:潘嘉威
 曾經,大型猛獸表演是馬戲團的重頭戲。

 保育意識提高,今天許多馬戲團已經解放動物,但仍在大帳篷里,以雜技和小醜劇,把歡樂帶給觀眾。沒有動物表演的馬戲團,背后沒有動物的哭喊聲,或更適合一家大小闔家同歡。

馬戲團英文叫“Circus”,拉丁文“圓圈”的意思,這個名字源自古羅馬露天競技場,因為馬戲團起源於古羅馬的人獸搏鬥表演。

 現代馬戲團最早的表演主角是馬,所以才有“馬戲”的說法,后來陸續出現各種野獸、禽畜,並加入高空技巧、雜耍、柔身術、魔術、歌舞等。

 隨著近年全球動物保護意識提高,許多國家全面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表演。


 許多人認為,沒有動物表演還能叫馬戲團嗎? 

 1980年代,沒有任何動物表演的加拿大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在大帳篷里,以傳統馬戲團不可或缺的高空表演、雜技、歌舞紅透全球,重新定義了馬戲團。

 有些人認為,沒有動物表演就不能稱為馬戲團,只能稱特技團或雜技團。

 不過,在中文世界,我們已經習慣把這些有小醜、特技、魔術等的表演團體,稱為馬戲團。

 2014年12月以來,一支名為英國馬戲團(Great British Circus)的表演團體,開始在我國各地巡迴演出,喚醒許多人過去觀賞馬戲團的童年回憶。

 引進這支馬戲團的亞馬遜綠野有限公司董事李國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自己小時候經常跟父母一起去看馬戲團。

 那個年代,沈常福馬戲團和大天球馬戲團,在東南亞一直很受歡迎。

融入革新元素

 “那個時候,看馬戲團是奢侈的娛樂,許多孩子沒有能力買票,便在帳篷外偷偷掀開帳篷看免費表演。”

 他早年經營遊藝場、爬蟲展覽等生意,機緣巧合之下認識在英國搞馬戲團已有30多年經驗的Kiril,勾起童年看馬戲團的回憶,決定聯手把馬戲團引進我國。

 根據記載,第一個現代馬戲團是由英國人創立,馬戲團過去在英國是非常流行的娛樂表演。

 我國近年雖有一些中國的馬戲團團體前來表演,但甚少西方馬戲團在本地表演,因此,李國安他們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讓本地觀眾可以在大帳篷現場觀賞早年常在電視看到的西方馬戲團表演。

 他們簽下來自英國、哥倫比亞、俄羅斯等地28位表演藝人,為本地觀眾帶來許多融入革新元素的馬戲團傳統技藝表演。

 沒有大象、沒有猴子、沒有獅子,但精彩刺激的馬戲團傳統特技,歌舞表演、愛耍寶的小醜,依然給觀眾帶來歡樂難忘的體驗。

鞭打馴獸不合時宜

以前的人看馬戲團,就愛大型猛獸表演。

 許多老一輩的觀眾,依然懷念馴獸師指揮老虎翻滾跳躍、大笨象在椅子上排排坐等的畫面。

 許多年紀大的觀眾,遇到李國安都會問他,為什麼英國馬戲團沒有動物表演?

 李國安表示,馬戲團的猛獸表演確實是很好的賣點,但他坦承,台下訓練猛獸的情景,就跟動物保護組織所說的一樣,非常不人道。

 他早年搞過一些動物展覽活動,養過老虎等猛獸。

 雖然他自己不是馴獸師,可是經常看到馴獸師訓練動物,自己也覺得很殘暴。

 獅子、老虎,是自然界萬獸之王、百獸之王,不會輕易對人類屈服。

 他說,馴獸師每天早上必須抽打它們,用各種方法驚嚇它們,讓它們處在恐懼之中,才能夠操控它們。

 他認為,現代馬戲團淘汰動物表演是件好事。

 其實現在年輕的觀眾,動物保護意識提高,他們並不認為馬戲團一定要有動物表演。

 尤其是一些年輕家長,他們都不希望讓孩子看那些有動物表演的馬戲團。

 所以現今的馬戲團,其實更重視精湛表演、舞台效果,以及跟觀眾的互動。

沒安全措施高空表演賣命

不說許多人也許沒有發現,馬戲團許多驚險表演項目,像高空表演,藝人都是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之下演出的。

 這是馬戲團的傳統和不成文的行規,很多馬戲團到今天依然保留這種做法。

 李國安表示,這是表演藝人為求表演盡善盡美的一種精神。

 馬戲團很多高空表演項目,都是在離地數層樓的高處進行,任何差錯,后果不難想象。

 長久以來,馬戲團表演意外其實時有所聞,輕則受傷,重則死亡。

 就算風靡全球的太陽馬戲團也發生過演員表演時摔死意外。

 儘管輿論難免指向表演團體負責人,可是藝人家屬本身或家屬並不會向馬戲團索賠。

 “藝人一般會自己投保,他們都是自己承擔表演時的一切風險,所以他們的收入相對也很高。”

 他說,英國馬戲團開始在本地表演時,本來也沒有做任何安全防護措施。

 但在一些地方表演時,當地市議會官員認為這樣風太高,建議他們做一些基本安全措施,他們也遵照指示。

家族絕技世代相傳

李國安的合伙人Kiril來自英國馬戲團世家,家族數代都是馬戲團表演藝人,他本身是高空表演藝人。

 傳統馬戲團一般以家班形式組成,今天的馬戲團跟表演藝人,則多數是簽約關系。

 儘管如此,在許多馬戲團起源早、興旺發達的國家,馬戲團技藝至今依然是家族成員世代相傳。

 Kiril來自英國馬戲團世家,家族數代都是馬戲團表演藝人。

 他是高空表演藝人,妻子也是一名高空表演藝人,跟他是搭檔。

 他從小跟隨父母在馬戲團長大,他透露,所有馬戲團家族,都有自己的家傳技藝,從小父母就傳授他技藝。

 “我的祖父祖母把技藝傳承給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在把技藝傳承給我,現在我也把技藝傳承給我的孩子,這就是馬戲團家族。”

面對恐懼享受表演樂趣

如李國安所說,馬戲團藝人一般是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之下,賣命演出。

 Kiril表示,馬戲團空中飛人,更是在世界十大危險職業中位居前三位。

 他笑說,這不是空中飛人講的,是統計出來的數據。

 空中飛人每次的表演都是生死一瞬間,一失足就投向死神。

 問Kiril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表演?表演的時候其實會不會害怕。

 他答道:“如果你不害怕,你就是笨蛋。”

 他接著說,跟恐懼為伍是空中飛人的生活,你只有去面對。

 對馬戲團家族成員來說,這是一種以生俱來的生活方式,已經存在每一位馬戲團家族成員的血液里。

 當你能夠面對這種恐懼的時候,你就同時能夠享受高風險表演的樂趣,這是一種一旦嚐過,就不會忘懷的味道。

 他指在歐洲,很多人夢想成為馬戲團的一員,他自己能當一位空中飛人,何其有幸。

心有小孩人人愛看馬戲

史上第一個馬戲團是1769在英國誕生,對許多英國人來說,馬戲團是童年回憶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Kiril說,儘管今天的馬戲團,經歷很多變化,但很多人只要看到馬戲團,就會浮現童年記憶。

 “在英國,馬戲團的觀眾目標從兩歲到92歲。”

 他相信,一個人不管年紀多大,內在一定還住著一個小孩,而馬戲團存在目的,就是逗樂這個小孩。

 “其實我遇過一個103歲的觀眾,或者應該這麼說,一個人就算活到百歲,內在依然有個小孩,我們一樣可以逗樂他。”

 他指這就是馬戲團的魔法,這也是他喜歡馬戲團的原因,覺得在馬戲團工作深具意義。

夫妻與好友組檔表演

Adres Cardona出身哥倫比亞的馬戲團世家,祖父母父母親都是馬戲團表演藝人。

 他從小在馬戲團長大,自己也說不清到底幾歲正式學藝。

 對他來說,從小學藝,從基礎練習,到有一天站在舞台表演,一切都如此理所當然,他從來沒有想過另一種生活方式。

 目前他跟妻子及兩位相識多年的親密好友,組成4人組合的表演團隊。

 他告訴記者:“我的妻子跟我一樣,也是來自馬戲團家族。我們有一個兒子,今年4歲。”

 跟多數馬戲團藝人一樣,加入英國特技團之前,他一直跟著許多不同的馬戲團,走遍世界多個國家演出。

 “之前我們在埃及、迪拜、卡塔爾,今天我們在馬來西亞,接下來我們可能在們任何一個國家。”

 他說,這種生活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他非常享受這種生活。

攜孩子巡演隨遇而安

Adres Cardona四歲的孩子只在哥倫比亞生活過一年,其它時間都是跟著他和妻子到各國旅遊表演。

 “我們每次巡迴演出,通常會在一個地方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里我們盡量把孩子送到當地的幼稚園。”

 他坦言,對孩子來說,不停轉換學校要面對很多挑戰,但是孩子都能努力去適合。

 受訪時的那段日子,他的孩子在蒲種幼稚園,開始學習中文。

 他長久離開祖國和家人,旅途中難免會有想家、想念家鄉的食物。

 想家的時候,他們會自己做幾道家鄉菜,解思鄉之苦。

 哥倫比亞餐主食以米飯、玉米為主,配搭牛肉、雞肉、馬鈴薯、番茄等,“這些食材都可以在馬來西亞菜市找到。”

平常心面對高危動作

馬戲團藝人靠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維生,尤其是現今的表演藝人,都是馬戲團的合約表演藝人,如果觀眾不滿意他們的表演,馬戲團就不會再跟他們續約。

 Adres Cardona跟他的團隊負責的“死亡之輪”、“鐵球摩哆飆車秀”,是英國馬戲團最危險刺激也最受歡迎的表演項目。

 儘管每次表演都像對死神下戰書,可是他早已習以為常,能夠以平常心表演。

 他說,他們不怕表演有多危險,可是觀眾的反應,會影響他們的心情。

 尤其是表演結束,他們來到舞台中間,都會期待觀眾的掌聲和呼叫聲。

 “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觀眾喜不喜歡我們的表演,我們是否給觀眾帶來歡樂。

 所以表演過程,他會很注意觀眾反應,想著如何吸引觀眾,給觀眾創造驚喜。

 他認為,就算同樣的表演項目,每一天每一晚的表演,都是全新時刻的表演。

 “一切都不會一樣,比如昨天高朋滿座,觀眾對我們的表演很驚嘆,反應熱烈。但有時候的演出,觀眾稀疏,我們依然要落力演出。”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