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學術欠佳學生別擔心 台技職開啟希望之窗

文 文 文

本報特派員:丘惠萍

除了知識,通過技職教育,動手學習,掌握一技之長也會有出頭天。
除了知識,通過技職教育,動手學習,掌握一技之長也會有出頭天。
所謂行行出狀元,只要孩子有興趣,台灣教育就是有教無類,讓你盡情發揮。
所謂行行出狀元,只要孩子有興趣,台灣教育就是有教無類,讓你盡情發揮。

 (台北22日訊)台灣推行開放自由教育政策取得理想成果,更進一步朝向“攬才、培才及留才”方向,有教無類培養技職人才,為學術表現欠佳的學生,開啟另一扇人生希望的窗。

 《中國報》日前應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2017年領袖幹部參訪團”邀請,隨團參訪台灣各知名大學,期間到訪當地提供技職教育的成功工商學府。

 記者訪問數位大馬留台生結果,得知他們當初在大馬校園成績不好,飽受學習壓力、生活不快樂,對未來更充滿茫然,直至升學台灣后,才重新找回自己的興趣,重燃希望,開拓未來一片天。

 來自雪州莎阿南的大馬留台生楊沛羚(17歲)指出,她在巴生中華獨中高一就讀5個月后,轉到台灣成功工商,修讀電子商務課程。


 “明年哥哥畢業后,或也會到台灣深造;看到爸爸打工賺錢養家很辛苦,媽媽也很努力存錢,準備供哥哥和我上大學,我很心疼。”

半工讀幫補家用

 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楊沛羚最后帶著爸媽的支持與祝福,還有爸爸鼓勵的話:趁年輕,勇敢追夢,獨自到陌生的台灣,半工讀幫補家用。

 她說,在大馬時,她只是想要考進國內大學。如今她更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只是大學讀書,而是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在她未來的人生裡,仿佛多了好多等待被實現的可能及願望。

 沛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棄學轉往技職發展,受訪一提起“家”時,眼泛紅絲,嘴唇微顫,她的懂事與乖巧,深讓在場嘉賓、學長姐和師生心疼,但也更加疼惜給予嘉勉。

謝棹溒:來到台灣找回動力

目前在台灣成功工商,同樣修讀電子商務課程的謝櫂溒受訪時說,他是國中生,今年7月輟學后,轉往台灣升學,回想在大馬求學的日子,因為馬來文不好,聽不懂,理解難,一方面感覺學習壓力,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似乎在浪費時間。

 不管是男兒志在四方,還是男兒當自強,人在大馬的謝櫂溒,似乎已喪失那股朝氣的拼勁,直至機緣來到台灣,才找回人生動力。

 他說,以前只想到畢業后打工,安分守己就好了;直至涉足在台灣,對于未來,他重新有了憧憬,追求方向和目標也顯然不同了。

 他對到訪的華文報媒體自信地說,以后想當主管,重申不止是打分月糧工。

 然而,他也開始有了人生起步的初步規劃,並稱畢業后,打算回國創業,給自己3年時間從事網賣活動,若不行,再回台灣發展打算。

採訪手記
丘惠萍:身歷其境感受那份情義

很多年前,採訪過類似留台校友慶典活動,只見大家一步入晚宴會場,主動寒暄,握手相擁,總之打成一片。

 那一次,目睹大家齊聲歡呼 “回家了!”,我是雞皮疙瘩,悸動又感動的。

 為何大馬留台生,對台灣會有如此唇齒相依的情意結?此次隨團,身在其境,聆聽分享;我終于明白,那份情義,來自于學長姐對學弟妹的生活照應。

 那份對台灣的眷屬,應是台灣給到大馬子弟追求夢想與自由的歸屬,包括校方殷切照顧。

 走在台灣的校園裡,我察覺到師生之間似乎沒有藩籬,那種親密互動,是多么自然發生。

 最感動的是一位自稱“台灣媽媽”的大學老師“露露”, 她的一句:“請你們放心,我會好好看著他們的。”,深讓到訪“大家長”感到安心又安慰。

 老師還叫學生向留台聯總同人鞠躬致謝,以示感恩曾予幫忙,順利到台灣升學圓夢;記者心裡其實也想說,感激老師將學生教得那么好。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