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張景揚
楊忠禮集團創辦人丹斯里楊忠禮昨早與世長辭,其一生事跡為后人津津樂道;其中尤以他年輕時曾參與學潮,更在“不知天高地厚”下,跟隨校長創辦巴生興華中學,影響深遠。
那一年,楊忠禮年僅18歲!
根據記載,楊忠禮生前說過,當年他曾就讀吉隆坡與巴生中華中學,過后巴生中華獨中因撤換校長而引發學潮,他和一群小伙子友伴在“不知天高地厚”下,跟隨校長創辦了巴生興華中學,意寓復興中華。
“為什麼說是‘不知天高地厚’?因為我們是以學生身分對抗董事部,你說,是不是‘不知天高地厚’?”
當時身為學生的楊忠禮全力投入創辦興華中小學,為他日後積極參與華教發展工作累積了經驗。
巴生興華中學副校長謝賜福受訪時說,巴生中華中學當時無理解僱該校校長張聯宗,是該學潮的導火線。
而楊忠禮私底下每每回憶往事時,曾向他提及,自認當初的學潮行為過於激動。
“但他說,看到如今巴生興華中、小學的發展,他感到非常欣慰。”
巴生興華中學署理董事長拿督李平福及副董事長丹斯里戴良業,兩人也對楊忠禮的這項“英勇事跡”有所聞。
戴良業更聲稱,止事可看出楊忠禮對華教的熱心與壯志;創立興華,更顯示楊忠禮是一名很有遠見的慈善教育家,造就更多人才。
“他對興華的硬軟體設施,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以興華中學科技大樓來說,其中的技術設備培育更多學生投身科技領域,發掘他們的無限創意,這都是我們國家需要的寶貴資源。”
楊忠禮曾提及,其父親是在他5歲那年,把他送到表舅開辦的私塾接受啟蒙教育,一年後才轉到瓜雪益智小學接受正規教育。
他在訪談中語帶哀傷地說,小學畢業後不久便遇上日本軍隊襲馬,雖然日本政府在日治時期有辦學校,但他因不喜歡而沒有選擇繼續就學。
二戰結束後,楊忠禮也曾在隆中華中學和巴生中華中學就讀。他說,其父親當時深知英文的重要,規定他要讀英文,因此每天上課後需到英華英校讀下午班。
楊忠禮一生都和興華獨中脫離不了關係,包括其攜手大半生的妻子陳開蓉,當時更是興華中學的校花,而楊忠禮是學生會主席,領導同學舉辦各種課,陳開蓉則被選為學生會的康樂股,因為這樣的緣故,楊忠禮對她留下深刻印象。
楊忠禮是在1950年輟學,過后被派往蜆山負責石礦開採,但他一直忘不了陳開蓉,后在朋友指點之下開始追求陳開蓉,每個週末,楊忠禮從蜆山回巴生探望陳開蓉,終於以真情打動了她,相知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