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心見聞

文 文 文

【心见闻】疫情期掀裁员风 失业压力排山来 心灵受困病了

管制令期间,除了疫情新闻充斥媒体,还有就是“失业”问题排山倒海而来,连带自己的饭碗保不保得住?也成了近期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外忧新冠感染,内忧自家饭碗,焦虑不安,情绪失控,衍生一场心灵风暴!

疫情未过,我们身边似乎已经充斥不少应环境而产生的“附加病素”。新闻报导,若疫情持续,将会有百万人加入失业大军,使得人心惶惶,重重的压力如一座山压在胸口,经常心烦意躁、郁郁寡欢、不能安心。

邱丽萍。
邱丽萍。

 即使重回工作岗位,有些公司也开始重新调配人力,推行远端工作,又或者放起无薪假,甚至裁员。突如其来的冲击与负面情绪,形成心灵上的一种“病毒”,并不亚于新冠病毒的可怕。尤其是向来在外打拼的上班族,更因为在家工作的关系,夫妻在家朝夕相处,产生更多摩擦。

 当人们试图将被打乱的生活秩序拉回到原本轨道上,希望一切都能够像原本所希望的那样发展。然而,我们越是奋力挣扎,内在却越是慌乱和焦虑,也越发现生活已无法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

 ·焦虑工作和财务状况

 ·恐惧、担心自己和亲人的健康

 ·睡眠或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难以入睡或集中精神

 ·慢性健康问题恶化

 ·心理健康状况恶化

 如此情况正显示了:疫情下的情绪管理,也是不可忽略的“病毒”之一。

 在这段期间,无论你的生活受到了什么影响,又或是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你感到难受,不如先试试把自己抽离当下的时空,站远几步观察自己,想想你会对他说什么话,表达出你的感受。“唯有整理好情绪,才能拥有自由健康的心,别让负面情绪变成另一波无法逆转的风暴!”情绪与关系导师邱丽萍(Katherine Khoo)如此建议。

加强心理免疫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生活失去热诚,甚至判断及思考能力降低等情绪病症状时,你可要留意自己的心理是否已经生病。

 “坊间都一再强调要提升身体免疫力,若有感冒、咳嗽甚至发烧等症状,你可能会立刻求医,希望服药后早日康复。然而,如果你持续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动力,又会否立即求医?又或者说,可曾想过我们的心理也要讲求免疫力?”

 相信不少人一听到“心理免疫力”这字眼时都会有所忌讳。根据邱丽萍的说法,任何一个器官都有机会患病,源于脑部的情绪也一样,那我们又岂能任由脑部控制的情绪生病了,却不加以治理?

 现代人生活忙碌,即使察觉自己情绪出现不寻常的波动,一般都会认为是正常,未必多加理会。以为找朋友倾诉就可以放松,然而这些处理方法却可能令患者忽略了情绪失衡问题的严重性。她强调,学习控制情绪就是很好的滋养自己的方式,也是适合每个人的方式。越在生活中练习控制情绪,就会发现心情会越来越安定和平静。

迟治疗病情会扩散!

 “我有几个个案是被诊断患上了焦虑症,或忧郁症之后才登门求助。”邱丽萍认同大众并没有广泛认知情绪病的重要性,以至难以改善症状的来源。邱丽萍也是“内在之旅学苑”创办人,宣扬情绪管理和心灵探索的重要性。

邱丽萍一再强调,了解情绪,对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醒觉运动”。
邱丽萍一再强调,了解情绪,对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醒觉运动”。

 一般而言,很多情绪病个案是由身边人首先发现,因为情绪、脾气及性格的失衡,导致患者变得判若两人,生活节奏起莫大变化。

 情绪失衡不仅影响情绪也会影响身体,必须及早治疗,而且情绪病是会“扩散”的!由于情绪病患者的情绪会经常出现起伏,脾气或性格都会出现改变,对普遍刺激会过度放大和敏感,也对生活失去动力,难免影响到工作表现及社交,对朋友、同事或家人带来影响。

透过增强对自己情绪模式的了解,进而在源头处减少负面情绪。
透过增强对自己情绪模式的了解,进而在源头处减少负面情绪。

 因此,若患上情绪病,或是你认为自己情绪失控了很长一段时间,患者应积极面对及尽早接受治疗。而作为情绪病患者的家人或朋友,也可以多给予他们支持和了解。

防上瘾成手机奴静观当下

 现代人总是手机不离手,不分日夜被灌输有的、没的资讯,即使放下手机后,精神依然绷紧,如何放松心情?

 邱丽萍说,在管制令期间,相信每个人每天花很多时间在手机上,不知不觉都变成手机的奴隶,整天盯紧手机荧幕。或许,在这期间也令视力退化、颈椎僵硬,头部疼痛,而且看了许多垃圾资讯,让心灵更加空虚、焦虑。

管制令期间,不少人整天盯紧手机荧幕,养成了习惯。
管制令期间,不少人整天盯紧手机荧幕,养成了习惯。

 她建议,若发现有“手机上瘾”现象,可以每天用10至15分钟做“静观”练习,不但有助训练专注力,更有助抱持客观态度,冷静分析环境现况。静观练习宛如一个缓冲时间,使当事人接收资讯后,不会急于反应或行动。“像我在运动时一定会将手机静音,让自己专注呼吸,学习训练专注力,把身心带回当下。”

 简单而言,静观是有意识地,以中立态度留心当下的一刻。吃饭、喝茶、步行、休息,甚至做运动,也可学习静观,训练专注力,把身心带回当下,观察身体感觉、情绪和想法细微的起伏变化,学习平静如实地观察此时此刻。

学习管理非逃避安抚焦虑

 邱丽萍说,在面对危险和受威胁时,内心焦虑在所难免,是正常反应,也是一种保护机制,有些人也会经常留意自己的身体有否处于绷紧的精神状态。

 “当你懂得控制情绪,很大可能会扭转局面。我们很多时候会习惯性的把情绪丢出去,例如发泄指责、暴饮暴食、对手机、购物上瘾等行为。因为我们总是抗拒情绪的出现,所以不愿意面对它。或者觉得拿情绪没有办法,只好用以上种种反应来逃避它。”

 其实,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愿意去学习控制情绪,不以一贯方式去做出机械化反应,那么我们会发现接住情绪其实有助于我们发展内在的力量。练习控制情绪会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稳定,更有能力去应付生活中的挑战。

疫情虽然造成百业萧条,可是对于情绪智商高的人来说,或许能抓住机会,先拔头筹。
疫情虽然造成百业萧条,可是对于情绪智商高的人来说,或许能抓住机会,先拔头筹。

 “由此可见,奋力挣扎并不是有效的因应策略,我们需要采用更有效的因应策略,那就是觉察、控制、安住与转化。”

 面对问题前请先试着抽身离开,这并不等于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唯有先转移注意力,你才拥有时间去抚慰焦虑、慌乱的情绪,累积能量去解决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因受疫情影响,不少人取消社交活动,削弱社交网络,胡思乱想下更易影响情绪健康。她提醒部分人会出现较严重的情绪及身体反应,令专注力下降、害怕重新接触人群,甚至有人因过分焦虑,做出不合理的行为。“有时从人们会对社会新闻事主的举动感到费解,站在情绪管理咨询师的立场,我会将他们归纳为‘情绪暴走’的反应。”

 她提醒若发现家人在人群中较容易紧张,受到一点刺激便陷入恐慌之中等情绪反应及行为持续出现约两周,须寻求情绪管理或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士协助,以免情况恶化成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抑郁症等情绪疾病。

 “任何人都有必要认知自己的情绪模式,因为每个人对压力情况的反应有所不同,透过对自我的了解,不仅更懂得自己与他人,同时也带来力量,成为整个情商模型中的基石。”

报导:黄美仙
图:练国伟、受访者提供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心見聞

相关文章

◤會員文:心見聞◢网红号召设食物银行 国难当前 人人有责

【心见闻】疫情风雨声 花“毁”知多少?

【心見聞】跨時空音樂寄情 30年花又開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