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它夺走你宝贵的一切 子宫内膜癌你知多少?
子宫癌可说是女人首号杀手,然而有多少女人对子宫癌了解吗?又知道子宫内膜癌是什么吗? 子宫内膜癌概述 如果你有异常的子宫出血或停经后(更年期后)出血*,请谘询妇产专科医生以排除子宫内膜癌病变的可能性。 临床副教授Suresh Kumarasamy医生指出,如果确诊为癌症,应该由经验丰富及接受过癌症手术专业培训的妇科癌症专科/妇产专科医生执行手术。 你的医生将会进行以下检查*8 1.获取临床病史 子宫异常情况或更年期后出血 Rozita Abdul Malik医生兼副教授说,对于接受化疗后病情持续进展的复发性和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生物标记检测,因为患者将会有更多治疗的选择。 谘询专家了解你的治疗选择 哪些预后因素可以预测子宫内膜的治疗成效? 对于非MSI-H / pMMR生物标记肿瘤、化疗后病情持续进展且不适合治愈性手术和放射疗法的患者,还有哪些可行的治疗选项? 免疫疗法(针对性抑制PD-1的单克隆抗体)和全身性标靶疗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子宫内膜癌有什么作用? 根据临床经验,随着新治疗方法(例如:免疫疗法和全身性标靶治疗)出现,你的治疗方向有什么变化? 在安全性方面,相比免疫疗法、全身性标靶治疗和化学疗法方案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何管理这些不良反应? 当患者采用免疫疗法和全身性标靶治疗结合方案时,需要哪些随访护理? 林俊生临床肿瘤科医生 (Dr LIM CHUN SEN)指出,免疫疗法和全身性标靶治疗的结合方案其反应率偏高, 因此对于非MSI-H / pMMR肿瘤的患者和曾经接受基于铂类的化学疗法治疗并且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有医疗效应。 ※本文由槟城私人医疗中心妇产专科/妇科肿瘤专科Suresh Kumarasamy医生、来自新山的临床肿瘤专科林俊生医生,以及马来亚大学医疗中心(UMMC)临床肿瘤专科Rozita Abdul Malik医生共同撰写。 参考资料来源:
2.骨盆超音波扫瞄(最好是经阴道超音波扫瞄)
3.子宫内膜活检
4.使用子宫内膜活检导管(pipelle)或宫腔镜采取活检样本,如果活检确诊为癌症,骨盆部位需进行核磁共振(MRI)影像检查,查看子宫肌肉是否已经受到浸润,以及确定浸润的深度和子宫颈是否受到影响。进行胸部和腹部的电脑断层(CT)扫瞄以排除远处转移(扩散)情况。
. 子宫内膜癌目前没有适用的筛查检测 *8
. 任何更年期后出血*的女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10% *9
.* 未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在没有月经出血的1年后再度发生出血情况 *9
手术后复发的患者有哪些治疗选择?
. 治疗选择将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类型和患者之前曾接受过的治疗方案。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再次手术。骨盆局部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结合化疗与放射疗法。如果肿瘤已经转移,化疗通常是最佳选择。激素治疗也可用于激素受体阳性肿瘤。
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包括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组织学亚型、肿瘤分级、是否存在淋巴管浸润、患者年龄和生物标记。生物标记检测结果将决定你的下一个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与全身性标靶治疗的结合方案可让他们获得治疗效益。当患者进行至少一种全身性治疗失败(病情持续进展)后,可以开始采取结合免疫疗法与全身性标靶治疗的方案。
. 免疫疗法:针对性抑制PD-1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可以通过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帮助提高辨识和对抗肿瘤细胞的能力。
. 全身性标靶治疗:酪氨酸激?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简称VEGF)受体的激酶活性,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这种组合适用于接受化疗后仍持续进展的复发性和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这种较新的治疗方法对于这些难治患者更为有效。
辨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标记能为最佳治疗选择方法提供指导,并采用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 化学疗法可能会导致脱发和呕吐,这可能会导致患者感觉不适(轻度:40-60%/重度:20-30%)。
. 免疫疗法与化学疗法的毒性不同。免疫疗法可能在第一个月引起皮肤反应、肺、肾、结肠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轻度:20–40%/重度:5–10%)。
. 全身性标靶治疗可能导致长期副作用,例如:体重减轻和高血压。由于耐受性问题,因此建议以低药物开始全身性标靶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通过中断一种或两种药物治疗,或者减少全身性标靶治疗的剂量来控制。在治疗开始时更为频繁为患者进行复查,提供教育并告知有关副作用的信息,为患者提供何时应该就医的建议,以及在治疗期间让家人参与, 这些为患者支持精神相关重要。
血液检查、监测甲状腺功能、鼓励居家监测血压,以及再次强调治疗的副作用。
MSI-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high; dMMR, 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 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MMR, 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1. Ministry of Health Malaysia. Malaysia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Report 2012–2016.
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is endometrial cancer?
3. Felix AS, et al.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0;21:1851–1856
4. Kanopiene D, et al. Open Med 2015;10:70–76
5. Johnson AL, et al. PLoS ONE 2020;15:e0236402
6. Daley-Brown, et al. (2016). Emerging Biomarker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7.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Signs and symptoms of endometrial cancer
8. ESMO. Endometrial cancer
9. Brand AH. Aust Fam Physician 2007;36:116–120
10. Concin N, et al. Int J Gynecol Cancer 2021;31:1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