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主题故事

会员文

娘炮

性别教育

文 文 文

◤会员文:主题故事◢男玩车女抱洋娃娃 玩具有性别?

 性别刻板化无所不在,透过名字、广告、教育、习俗……等方式,必须意识到这些,才有办法慢慢松动与改变,让每个人无论外貌、装扮和性别特质如何,都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免费注册为会员 一起点阅看好文★


心理辅导师 钟康盈

社会一直都对男性和女性有根深柢固的期望和看法,男性要强大、勇敢等阳刚特质,女性要温柔、细腻等阴柔特质。一旦举止行为脱离这两类框架,往往会以贬意的字眼攻击,如男人婆、女汉子(意指性格言行与男性相似的女性),或是娘娘腔、(意指女性化的男性)。

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心理辅导师钟康盈强调,性别不应该只是男和女二分化:“不管什么性别,同一个人既有阳性也有阴性特质,大家必须看见和认清这个事实。每个人对性别印象的根深柢固程度也不一样,普遍上华人社会比较传统,但它也在不断改变中。”

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的论点,人的潜意识性别层次有阳性特质和阴性特质,每一个女性的人格包含了阳性特质,而每一个男性的人格包括了阴性特质。传统的社会化历程让女性扬柔抑刚,让男人扬刚抑柔。

无形中压抑孩子特质

“要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框框与限制,是相当具挑战的事,比如我们说一个人不像男生或女生,但没有人思考为什么不像?而像的标准是什么?从何得来?”

“我们常说要性别平等,男生应该要站出来,因为任何人受伤会哭是正常之事,但是男生一哭,别人就说他柔弱了,不应该这样。柔弱够好吗?水也很弱,但是在某些状况下水比石头更强,重点是看情况,而不是性别。”

回过头来思考,我们想给孩子什么,首先自己得打破刻板印象,孩子才能从大人身上学到:“身教很重要,很多父母说女生不要两腿分开坐,或是女生不要骂粗口,在纠正行为时会不自觉把性别扯进来,但它其实不管性别的事,是和尊重仪态、尊重所处环境有关系。”

每位父母的教养方法不一样,而大人的观念会直接影响他如何教育小孩;因此在教育前,钟康盈建议父母先问自己是怎么看待性别?

“比如女孩给洋娃娃、男孩给汽车,大人要问:为什么?谁说的?父母的想法和口中的‘应该这样’,可能和孩子想做的不一样,这会让孩子怀疑我是不是错了、是不是不够好、是不是不正常,因此压抑自己部分特质。”

弹性亦很重要,父母要陪伴才能看见孩子本身天生的特质,是属于安静还是好动?教育没有绝对,但她建议,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就要从生活细节开始,包括玩具、游戏、颜色、运动等,让小孩有选择。

“弹性就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玩具,而不是‘男生玩具’或‘女生玩具’。其实很多人小时候觉得有些事情不应该这样,但又不敢改变,很多时候是需要由大人开始做。”

性别不应该只是男和女二分化。

女孩勿踢球会晒黑!

钟康盈认为,阳刚、阴柔特质可能跟身理和变化有关系:“比如男生体内雌性贺尔蒙比较多,他可能会比一般男生皮肤细腻、没有满脸胡渣,整体看起来白净。”

“但是,这未必是他阳刚或阴柔特质的原因,成长环境、经历、社会影响更大,还有他自己从网络资讯、潮流文化吸引了什么,亦会加强他的观念。”

她以双胞胎为举例,即使两人基因相似,但各别置放不同地域、环境照顾,长大后也会很不同,这和社会环境学习、际遇经历、选择有关。

“如果女儿跟你说她要去踼足球,不少父母会说,很粗鲁又会晒黑,但其实是这样吗?要问自己: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担心?是真的怕女儿晒黑吗?还是担心她的安全?不是说担忧不对,但重点要摆对,和孩子讨论沟通时不要敷衍带过,说‘没有女生做这些事情。’”

 

担心雌雄莫辨不如担心刻板价值观

“性别特质不只是眼睛看到的外表,也包括性格上的特质。大家看到的是站在舞台上的明星以及他所塑造的形象,未必是事实的全部,这形象可能是一个潮流,或是娱乐圈求存的需求,但舞台下他真正的特质是什么?”

她说,孩子是白纸,给什么就吸收什么,没有正确引导,自然容易受影响。她建议父母,不用过于担心偶像明星雌雄难辨的浓妆装扮以及撒娇卖萌举止,会带给青少年影响。相反,她担心节目内容带来的刻板印象,比如电视剧里的男生高富帅、女生白富美,可能会带给孩子“我不是这样的话会不会不成功”的印象。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看、一起聊节目,从孩子的沟通和回答中,得知孩子怎么想,或被影响了什么?很多时候父母的担心来自于猜测,与其瞎担心,不如直接和孩子一起探讨,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有接受度、可商量的。如果大人开口就是批判和责骂,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当遇到和自己不一样的同性,他可能不懂得尊重差异性。”

吴启铭是国内性别教育的推动者之一。

彩虹人性兼具阴阳特质

女汉子、等新名词带有贬低色彩,但是它亦打破过往的“阳刚”和“阴柔”男女特质的二分化框架。吴启铭(马来西亚性学会会长)认为,过往很多情感特质用来形容女性,如温柔细腻、感情丰富,反之用工具性形容男性,如能干、强大、有能力,两者形象犹和天秤的两端。

“早期很多人说女性要温柔体贴,才有人喜欢你,或是相夫教子,要懂得照顾男性的需要;但是现在女性抬头,能力不输于男性,甚至很多主管阶层都是女性。男性也有更多情感特质展现出来,比如男人不说出来女人不会知道、男人可以哭……这个转变是好的,可以看出大家期待异性有更丰富、不同以往的特质出现,男女不必固执于原有的传统特质。”

吴启铭(中)与观众探讨男人穿高跟鞋。

慢慢接受多元性现象

至于电视上偶像明星的中性装扮风格,他也持乐观看待的态度。

“我是男生,但不一定呈现以前男性刀枪不入的阳刚形象;我是女生,但也不用穿低胸晚装露身材,也可以走阳刚路线。现代人会为这种事情埋单,并且会用漂亮形容男生、帅酷形容女生,看得出大家不再受限于传统印象,这是好事,好事在于,年轻人、小朋友不会因为男生像女生,或女生像男生而被取笑、被霸凌。”

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最重要是从教育着手,尤其是小朋友的性别教育。

“大家慢慢能够接受性格多元性展现,人的性格不会是阴和阳的差别,它是一个彩虹色谱,男女特质皆有。当青少年、儿童能够接受这种混合东西的影响,我觉得这是正向的。”

吴启铭眼中的正向,也是一些父母的焦虑。曾有父母问他,女儿是不是看电视剧看太多所以不喜欢穿裙子了?儿子的衣服不是传统的男性服饰会不会以后变性?

“不少父母混淆了性别展现、性别认知和性别取向,孩子今天喜欢这样的特质展现,并不是他不喜欢自己是男生或女生,有可能是孩子同侪间的新尝试、新潮流,大家来尝试新风格,过后可能会转变,不需要特别强烈去做纠正,这是男生或女生的东西,你不能做。”

吴启铭在讲座上分享大马的小学性教育。

两性相互尊重平等才会来

谈及国内的,吴启铭个人观点认为,社会没有办法达到性别平等,但是能做的是性别尊重。

“男生身体强壮,能搬动一盆花,女生不需要为了男女平等,也去搬动一盆花。同样的,男生也不需要为了男女平等而去怀孕、生小孩。两性之间天生有落差,有些事情就是做不到,所以男女不会有完全的平等,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权益、责任的平等。而惟有性别尊重之后,平等就会随之而来。”

他说,性别本来就是多元化,而目前的发展趋势,普遍上大家也慢慢接受性别多样化的呈现。“要知道,男生表现女性特质不代表失去男性尊严,女性也是一样。我是男生,这是性别认同,性别展现又是另外一件事,性别展现不同不代表性别认同有问题。

“父母经常会搞错性别认同、性别展现和性别取向,一混淆就会产生恐惧,于是男生要穿裤、要展现男性特质才是健康,爱玩洋娃娃的话担心以后会是同性恋。如果能梳理清楚,知道它们不会相互影响,就不会有太大的焦虑。

吴启铭(左)在性教育营队里,让孩子表现自己对于服装的创意设计。

时代会改变观念也在改变

吴启铭认为,性别走到最后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现象,它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性别认同。

“我七十多岁的父亲跟我说过,现在电视里的演员都不男不女,男生长发、涂口红,女生穿男生的衣服……对传统的老一辈来说,这是挑战、颠覆,但同样的东西对十多、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社会有不同适应的年代,二十岁的人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三、四十岁的人还在学习适应,七十岁的人可能适应不来或觉得这是不对的。当今天十多岁的孩子以后成为三十多岁的父母,他们不会把男穿女装或女扮男装当成一回事。

在教育幼儿和小学生有关,他建议父母借用绘本让孩子理解,而不是男生玩具、女生玩具。

“以前大家觉得玩枪、兵士的是男生,玩洋娃娃则是女生,但是没有玩具是特别属于男生或女生的。我把这个问题问小学生,还是有人不能接受男生玩洋娃娃,但一半以上觉得没有问题,他不能接受可能是来自于父母认为男生应该有怎样的一个性别方向发展,父母的言教和身教对孩子影响蛮大。”

更多精彩:娘不娘属个人气质 文明社会不该乱炮轰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主题故事

会员文

娘炮

性别教育

相关文章

会员文:心见闻|一叶一地一旅路 三方汇聚 茶万里飘香

甄子曰专栏:希盟的呕吐物|会员文

会员文:国际视野|封口费案判有罪 特朗普还能当总统吗?

主题故事|信任不放任 用对话搭起一座桥

主题故事|理解不强迫 给孩子一点缓冲期

会员文:修身养性|用对才能增雄风!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