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10日讯)倪匡的文字形塑了我!
执业律师兼时事评论员洪伟翔(36岁),从11岁起就读小学五年级那年,因看见卫斯理影视片段,被故事新奇想法吸引下,找来原著《卫斯理》小说阅读,自此追寻倪匡文字长达25年,读遍大多数也收藏大量相关书籍。
(摄影:罗健杰)


洪伟翔日前接受《中国报》专访时坦言,个人在思考方式、看事情方式、做人道理,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很大部分都深受倪匡的文字所影响及形塑。
“打从我有记忆以来,就立志要当一名律师;对律师来说,卫斯理小说对于最重要的批判性思维也有所启发。”
卫斯理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带来强烈的“代入感”,让读者置身科幻世界里,遭遇各种神秘事件时,心思细密的卫斯理总会以推理、分析、思考及行动解开各种谜团;洪伟翔对每件事情,亦是如此思考模式。

他指出,小时候自己钟爱看漫画如小叮当、老夫子、蜡笔小新等,较少阅读文字类,而卫斯理小说则让他从漫画跨入文字类书籍。
“其实卫斯理不只是科幻世界,知识藏量也多,包括真实世界里发生的历史故事交错其中,倪匡不只形塑我的思考方式,小说更扩展我的阅读兴趣,比如倪匡在小说提到,金庸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小说,这让我走进金庸小说世界。”
洪伟翔前后收藏约20多个系列小说如卫斯理、原振侠、亚洲之鹰、非人协会、年轻人与公主、浪子高达、木兰花等,涵盖小说及各相关书籍至少约600本。
看遍绝大部分倪匡故事之中,他最爱卫斯理,每本看不少过10次,早在中学便收集136本小说。

写专栏获倪匡关注
虽然洪伟翔喜欢金庸,但倪匡才是他的最爱。
前年,伟翔受邀在中文报上写专栏,下笔书写本地未有人写过的倪匡,结果专栏出炉后获得远在香港的倪匡阅读。
“倪匡透过其好友,即卫斯理50周年展策展人兼倪学专家施仁毅,透过大马出版社及友人寻人,辗转之下找上了我。”
倪匡与洪伟翔自此在电邮中保持联系,作为粉丝,能与自己最钟爱的作家交流已是最大福气,但让伟翔更兴奋是,倪匡将他谬赞为“大马最懂卫斯理的人”,甚至赞其文字“有一股异样的张力”,希望伟翔能写小说。
“我回覆道,自己不曾写过小说,都是写议论文、叙述文,就像写卫斯理也是评论、读后感、分析、分享类,但倪匡给我的回应是尝试写,没尝试并不知道,所以我今后可能会尝试。”


5月始没回电邮
洪伟翔与倪匡常在电邮里闲话家常,倪匡的回覆也总是精简,但自今年开始回覆变得缓慢,5月时便没再回覆洪氏,自此察觉到对方身体状况不理想。
“本来我已计划在疫情好转后,带家人到香港拜访倪匡,他很欢迎,还说越快越好;我问他对马来西亚有什么喜欢、需要的?他回答称什么都不需要。”
他说,倪匡来过大马也喜欢这里,但他觉得人生什么都体会过了,无需破费买礼物。
伟翔最大的遗憾是,没法在两人相认后再见一面,倪匡就离开人世。2008年,他与倪匡在The Mines书展有过一面之缘,那时的心情,如今想来也极兴奋。
“当时我因在大学骑摩哆意外未复原,脚包着石膏坚持出席见他及合照,但由于当时没有云端存取,照片后来遗失,无法寻回。”

倪匡崇尚自由
倪匡生前说过的话,洪伟翔认为最睿智的一句是,倪匡提到“勿干涉他人的生活”,而由于一个人想要去干涉另一个人的自由,造成许多问题的发生。
“正如大马的电影院课题,吵得沸沸扬扬,吉兰丹没电影院,乃因某些人认为看电影不正确,故限制看电影的自由;倪匡一生都是人权与自由的捍卫者,我觉得这就是真理所在。”
他说,去八卦别人家事,亦属干涉;不过,当若某些人的行为侵害法律和他人的自由,那就该介入干涉制止,但政府不应该极大的去干涉人民的自由。
另外,他说,倪匡纵然凡事乐观正面,但交流时,总能觉得倪匡对生死感悲观,也是对人生、生活和死亡看得很透,所以才会凡事要快乐往正面想,这也是倪匡带给自己的启发之一。
心目中《头发》排第一
在洪伟翔心目中,最值得阅读的卫斯理作品是《头发》。
他说,书中提到ABCD分别代表伊斯兰、佛教、基督教和道教,正因读该书,自己对四大宗教产生兴趣进而深入研究。
“倪匡媳妇周慧敏代表家人在社媒发言指,父亲(倪匡)蒙C宠召,她不说蒙主宠召反而用C;对书迷来说,这就是一个彩蛋,若非卫斯理迷,就看不明白其意。”
他说,排名第二是《极刑》,提到中国历史,指外星人把以前人类残害另一个人的极刑给定格下来,做成蜡像的形式展示给人目睹折磨另一个人的心,是有多么的坏。
“书中提到一开始去蜡像馆参观,几个蜡像包括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岳飞在风波亭被斩刑前那一刻、明朝方孝孺被诛十族腰斩至死;看至此,遂也会找来历史书阅读。”

小说涵盖真实事件
洪伟翔说,看卫斯理小说的人,10人当中有9人都会认为卫斯理是真实存在,因作者是用第一人称来书写,书中不乏许多依据现实事件的情节。
他举例,对书迷来说,世上有这么多奇幻、匪夷所思之事是真实发生,比如倪匡在故事中提到外星人,是以逻辑、数学角度思考浩瀚宇宙中存在外星生物。
“我深信倪匡所言,以浩瀚无穷、星球星系算亿算兆的宇宙,生命的元素岂可能只发生在地球?”
他说,卫斯理小说,各系列角色会交错形成“卫斯理宇宙”,书中蕴藏许多知识,读后会让人再去寻求更多知识。
至今已出版3本书籍的洪伟翔本着推广卫斯理小说,只要有顾客预购其书籍就送出一本,至今送出不下5000本倪匡小说;此前,他都是从二手书店上收集倪匡小说。
鼓励有意笔耕者 多看倪匡
洪伟翔鼓励,有意写小说者,应多阅读倪匡的作品。
“写作是多写了就会慢慢有收获,会越写越多,而卫斯理的故事及其写作手法和风格,很值得借鉴,情节转折总是在读者的意料之外。”
他认为,由于现代人身处资讯速食文化,难以静下心阅读,多数年轻人会选电视剧和网上视频观看,选择看书者甚少。
他说,由于积累知识的机会不多,多数人如今只阅读课业书籍,少有阅读课外书,故难以达到像倪匡这般程度,毕竟要写出这类小说,也要有很深的知识文化底蕴及广阔的知识。
他补充,文坛上难再现倪匡、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些香港文坛80、90黄金年代的盛况,当然也不否认,以后可能会有旷世奇才出现。

倪匡一生万丈光芒
对于倪匡离世,洪伟翔说,遗憾、伤感必然会有,但套用倪匡在其老友金庸离世时形容金庸的那句话;伟翔认为,倪匡的一生一样万丈光芒,且璀璨非凡。
他说,倪匡当时指,自己不会去金庸的丧礼,因人都走了去有什么意思?倪匡所言,值得所有人借鉴。
“不要在父母走后才大鱼大肉祭拜,生前就要尽孝,这与倪匡说他不出席金庸丧礼的逻辑一样。”
他说,倪匡指金庸的一生光芒万丈,90几岁才死,有什么好难过?所以,不需为金庸的离开而难过,如今对于倪匡也一样。
追寻倪匡的洪伟翔,也包括收藏著名作家亦舒的作品,其中包括她书写哥哥倪匡的《我哥》,至于《朝花夕拾》则内含卫斯理的最后结局,即卫斯理退休后,移居月球宁静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