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立豪
陆秋杰(Loke Chow Kit)是早年吉隆坡规模最大的商场Chow Kit & Co.东主。他曾受封为太平局绅,并担任侨生公会会长、Weld Hill Club代理会长及许多商团会社要职。Chow Kit Road是该区最早的华人路名,本来也涵盖包括目前被称为Jalan Putra的路段,早期这条街上的商店几乎都是由华人所经营。


陆秋泰(Loke Chow Thye)是陆秋杰之弟。1892年,他到吉隆坡铁道局任职,不久后成为陆佑在双文丹锡矿厂的股东。陆秋泰虽受英文教育,平日却爱穿长袍马褂,与西装笔挺的陆秋杰形成对比。他是孙中山的中坚支持者,1906年,出任同盟会吉隆坡分会会长。1924年,他获颁太平局绅,曾任洁净局局员,同时也是1929年“街道路名门牌分委会”的成员之一。


中南区(Tiong Nam)临近鹅唛河与峇都河交汇口,原是一处低洼地区。1950年代,这里发展为住宅区,因早年一家汽车维修厂商号,成了街坊约定俗成的称谓而得名。近年来市政局虽大事提升河道,但每逢暴雨来袭水位激增,往往泛滥成灾,成了当地居民的梦魇。


▶▶相关新闻:◤60条吉隆坡华人路名故事◢ 首都60条华人路名 你知多少?
▶▶相关新闻:◤60条吉隆坡华人路名故事:第1篇◢ 叶亚来路、澳门街、福建街
▶▶相关新闻:◤60条吉隆坡华人路名故事:第2篇◢ 敦李孝式路、敦陈祯禄路、敦陈修信路、尤瑞越街、广东巷
▶▶相关新闻:◤60条吉隆坡华人路名故事:第3篇◢ 叶亚石路、朱嘉炳路、卢有水路、廖荣枝路
▶▶相关新闻:◤60条吉隆坡华人路名故事:第4篇◢ 叶观盛路、叶大池路、新就记、同善街
▶▶相关新闻:◤60条吉隆坡华人路名故事:第5篇◢ 陆佑路、辛炳路、朱晴溪路、陈秀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