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会员专区

国际视野

会员文

quiet quitting

无声辞职

文 文 文

◤会员文:国际视野◢ 工作失热忱 拒无酬付出 年轻世代“无声辞职” 

整理:王丽馨

中国近年掀起“躺平”主义,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出现“”()文化,显示年轻世代,不再以工作为生活重心。

今年7月,TikTok一名用户发布一段以“”为题的影片,立刻引发热烈回响,许多网友纷纷使用#quietquitting标签分享自身经历。截至8月20日,#quietquitting标签,已在TikTok累积980万浏览量。


”并非真正的辞职,而是一种对忙碌工作文化的回应,年轻专业人士放弃在工作上超越自我,拒绝为无酬的任务付出,将精力放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这种对工作热忱降低的现象,即称为“”……

Quiet Quitting
德国柏林一名女子躺在阶梯歇息。

过度付出 ≠ 额外回报
“生活过得去就好”

网友分享的影片中,有些人声称以家庭为重并对加班设限;有些人主张只做好份内的事,生活过得去即可;许多人则不希望将工作与自我的身分绑在一起。


24岁工程师可汗的“”影片,点阅率超过300万次,他声称与许多同事不再认同“生产力就是全部”的想法,过度付出,并未带来额外回报,他说,“我不再认同工作是我的生活核心”。

但“”并非只有负面意涵,许多人声称自从换了心态,不再将工作看成全世界,反而更有余裕面对工作,甚至获得称赞。

法里斯今年41岁,在TikTok有近5万粉丝,7月底上传实施“”感想影片,他说:“最有趣的是什么都没有改变,我一样完成所有工作,只是我不再挣扎或感觉有压力,这真的很美妙。”

经济放缓 蛋糕难以做大
勤奋忍耐不再有意义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曾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用工业社会的变迁,解释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里,工作对工作者的不同意义。

在蛋糕还可以越做越大的时代,由于未开拓的事业多,上升空间大,改变命运的几率高,人们都愿意用奉献和勤奋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美国梦劝告人们,所有工厂里遭受的苦难只是暂时的烦恼,屈从老板的虚妄只是成为老板的必经之路”。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勤奋、忍耐和改变世界的命题会是有意义的。因为工作所带来的物质激励和道德评价,通常也是阶级跃升的可靠跳板。

然而,到了蛋糕难以再被做大的阶段,也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开拓和创新的空间减少,“打工族”再难跨越成“资本家”的时代,工作的目的更多转换成了“消费”,社会运转的共识,也更多基于刻意强调数值的“为增长而增长”。

鲍曼认为,“现在,衡量人们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是工资的差别,而不是勤于工作的道德或惰于工作的罪恶”。

事实上,鲍曼的总结,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下年轻人对工作的消极感受。

Quiet Quitting
社会学家认为,经济放缓导致开拓和创新的空间减少,打工族再难跨越成“资本家”。

买房成家难 谈何“改变世界”
为什么工作:也不能不工作吧

如今,经济增速放缓已经不算新闻了,和新世纪前后及 2010年前后,手机端互联网市场还像个蓝海的时代相比,年轻人创业成功到能改变世界的神话,也越来越少;又因为如今的工作内容愈发细分,年轻人的工作,也就越来越像大公司逐利的齿轮。

靠工作获得的工资,往往连买房成家这样的需求也难以支持,更不足以成为自己“阶级跃升”和“改变命运”的物质基础。

由于工作的自主性被消解了,年轻世代开始乐于从“社畜”和“打工人”这样的词语上建立身份认同,难抱希望于改变一个行业,也难抱希望于改变世界。

于是,工作的意义,更多变成“也不能不工作吧”。

Quiet Quitting
东京新宿车站挤满上班人潮。

疫情后缺工成推手
员工拒加班 企业怎么办

除了年轻世代对工作不再鞠躬尽瘁,疫情后缺工也成为推手,有企业要求员工加班,使员工不管地点或时间,都难拉出工作及生活的明确界线,迫使员工不得不培养拒绝的能力,以换取个人生活。

但缺工及工作态度消极,都影响美国生产力,根据劳工部统计,今年劳动生产率下降2.5%,是1948年来最大降幅。消极工作态度,也有可能加重通货膨胀,因雇主必须付更多薪水,才能换来一样产出。

要如何修复这种集体躺平心态?临床心理学家霍尔指出,“员工需要足够自主及控制权,并拥有心理安全感”,意即尊重员工的私人时间,并确保工作量合理性。

高级心理学顾问康奈尔也指出,“如果沟通以前就先处罚员工不敬业,极有可能导致员工离职,进而使企业人才流失。”

从中国的“躺平”文化,到欧美兴起“”,随着员工思想转变,如何保证双方认知一致,成企业的一大任务。

Quiet Quitting
员工思想转变,是企业一大考验。

鼓励偷懒 VS 提醒纾压

盖洛普工作场合与福祉研究首席研究员哈特指出,对“”一词的描述与调查中一大群,被归类为“不敬业”的受访者一致,这些人会照常出现上班,但只会做最低限度的必要任务,不会再多做份外的工作;盖洛普的调查中,1989年后出生的族群超过半数(54%)属于这一类。

调查中用来衡量敬业度的其中一个因素为:是否觉得工作有目标?数据显示年轻一辈的员工没有这种感觉,哈特指出这些人更倾向被动地工作,他们更为自己着想,而非雇主。

一位谘询公司主管比廷格说,“”可能会让人觉得是在鼓励人们偷懒,然而实际上,这个新词汇是一种纾压方式,提醒他们:不要为了工作过度操劳,需要时请远离工作。

你怎么看?

Quiet Quitting

文:综合报导
图:Unsplash、Pixabay图库、美联社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会员专区

国际视野

会员文

quiet quitting

无声辞职

相关文章

甄子曰专栏:小桃大冒险|会员文

会员文|许国伟:公仆人数我说了算

会员文:新村时光之旅(第12篇)|地理位置好.高楼频林立 蕉赖十一哩新村 一片兴旺

会员文|戴志强:戴上头盔打选战

会员文:好酒趣|好玩鸡尾酒才精彩

甄子曰专栏:火箭挑桃难逃一劫|会员文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