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个大型华团的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一个“敏感开支”引起我注意。她的每年“报刊费”,从2020年的1705令吉,减至2021年的49令吉。直接的解读就是,这华团把原本订阅的报刊应该是华文报,大幅度给减掉了。
我之所以说是敏感开支,是因为这是几十年工作的领域,知之甚详,惜之甚深。
观微知着,全国数以千计的华团乡会,是不是都有这般情况?
华文报馆基于多方面考量,对华团乡会订阅报纸的收费都有各种优惠,有时甚至是免费赠阅。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也可以说是争取更密切联系,包括争取新闻来源,以至广告、报份数字等等。
相互守护薪火传承
长期以来,彼此间的关系,可从华社领袖常谈的一个共识反映出来;那就是“华社三大支柱:“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章”彼此相互守护,薪火传承。
今天,这个共识面对着时代变化冲击、领袖素质差异而随之产生变化。变化的当然还包括媒体行业本身的处境,互联网改变了的社会与生活习性。
每一个产品都是具备消费者需要的元素,才会成交。报纸作为一种产品,原本也是如此销售。但是,华文报还有深层的意义,不可舍弃。马来西亚华人必须牢牢记住,处身在一个艰难环境,自强不息。每一个方块字,每一个显现华文字的物件与地方,都极其难得,都极其珍贵。
好比说购买日用品,一个中文字都不屑使用的产品,我们很在乎,我们就不买。这是一种坚持。
我们看到外在环境更好、财务条件更强的此时此刻,为什么,一些华团乡会反而丢弃所坚持的义务呢?显然的是领导思维上出了问题,见识与思考有所行差踏错。
华文报业处境困难
谁在摇晃华社三大支柱?有关方面可以提出千百个理由,尤其会说没有人看报纸,因为平时会到会所的人,少之又少。单就这点而言,组织本身理应提出长远之计,以发挥会所聚贤、联谊功能,却不应该成为削减开销的理由。
华文报处境困难,是事实。然而,它的社会意义与传播功能没有消失。华团乡会此时转身而去,暴露了丢失维护民族事业的本色。有人辩说订阅电子版,这当然不失为一种支持,但是少了实体版的功能,不见了实物记载与流传。
领导华团乡会,出钱出力,并不是一件讨好的工作。所以人们爱惜有加,有所疏漏、有所不足,都无意多加鞭挞。我抱怨华文报不被爱惜,有位商会领导人的反应就非常积极;他即刻交代在旁的秘书长记录在案,指示秘书处订报支持。
这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回应,可贵的精神!这是华人社会一点一滴的坚持,以汇成强大力量。
潘友来(资深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