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育,绝非易事。栽培国家栋梁需要的人力及资源,并非靠一方出钱出力就可以完成。
国家教育基金会 (Yayasan Didik Negara) 成为一站式中心,与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又或是你我他一起实现各项教育慈善计划,同心协力提升这片国土的教育素质。

国家教育基金会总执行长,哈迪安哈德分享,基金会的成立缘由与疫情有关,新冠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居家上课的学生因缺乏设备导致进度受影响,成为了当时教育部急需解决的课题。
“教育部意识到需要一个“代步”工具,以在预算不足的关键时刻向外界寻求支援,而基金会性质较具灵活性,是最适合的平台。”
此外,成立基金会最重要的原因,是扮演整合及协调的角色,以确保捐赠的资源分配均匀。
哈迪安哈德举例,城市的B40学生也许一年内会获得几次校服捐赠,但郊外的贫困学生却没机会受惠。
“作为教育部旗下的独立机构,我们可以监督哪些地区的学生是否已获得协助,以及确认他们的物资需求,并寻找及协调捐赠者。”


■与企业合作 提供多方支援
如今,许多企业都会投入一笔企业社会责任(CSR)预算,用于贡献社会,而教育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一环,自然被列入受惠领域内。
然而,由于资讯有限或考察工作不足等原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或有需要者被忽略的现象。
哈迪安哈德透露,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基金会已经举办了约50场活动。
当中与企业合作的捐赠计划非常多样化,范围包括援助金、校服、平板电脑、口罩、数据配套、眼镜等。
“由于国家教育基金会负责了活动提案阶段的内部程序,简化了合作企业承担的任务,因此计划能够加速被批准并实行。”

■汇集各方力量 带动教育发展
国家教育基金会成立近一年多,目前仅靠之前获得的一次性资金运转,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哈迪安哈德说,基金会不会每年都获得固定预算,这笔预计用于三年半的资金,是用来应付基金会的所有开销,包括行程费、薪金、车油费等。
因此,基金会接下来的挑战便是确保往后拥有稳定收入。
“我们将调整未来的运行策略,像是参考非政府组织的运营方式,如从资助中取得一部分经费等。”
此外,他表示,基金会将持续通过工作坊、州教育局,县教育局等途径跟进教育界的真正需求,以便对症下药,解决困难。
“长远来看,我希望基金会拥有稳定资金,能够自力为教育界提供援助,甚至提供奖学金或贷学金等。”

另外,他欢迎大家通过国家教育基金会贡献一份力量,无论大小,都能促进我国教育界更好的发展。
“捐赠方不止受限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或公众都可以通过官网的二维码资讯向基金会捐赠。”

■通讯站:
网站:https://yayasandidik.com/
Facebook: https://web.facebook.com/YayasanDidikNegara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03 8884 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