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已一星期,一位7岁男童每天早上起床就抱怨肚子痛,母亲起初以为儿子故意找借口不上学,但有一天痛得几乎站不起来而赶急送医治疗,检查后确诊为“大肠激躁症”。
肠胃科医生披露,大肠激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管是生活紧张累积太多压力,还是因为生气导致情绪激动,都有可能会造成肠道不适引发严重腹痛症状。
统计显示,大肠激躁症常见于儿童及成人,其中约10~20%的学龄儿童会遇到类似困扰,通常患者的肠胃结构上并没有异常。
大肠激躁症最主要的症状为慢性腹痛,且与排便有关,部分患者腹痛后会排便,排便后腹痛症状改善;有些人则为便秘与腹泻,有些人同时也会出现胀气、持续放屁、腹部发出异常声音的状况。
肠胃科医生指出,目前造成大肠激躁症的确切原因仍不明,可能因外来刺激造成,如食物、药物、发炎、细菌感染、心理因素、社会刺激(如焦虑、忧郁与压力)等。或是肠道过度敏感,因肠道细微受损造成发炎,以及感染或暴露于环境中有毒物质等。另外,有些大脑与肠道间的连结(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造成。
不少儿童因生活中出现极大变化,像开学不适应而发生症状,需要靠长期调整缓解症状。
大肠激躁症虽然不会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却会影响当事人及家属的生活品质,故一定要找出病因,并透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和学习放松与应对压力的技巧,及使用益生菌和药物等以改善病情。
整理:苏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