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亮丽的台湾皮肤科女医生袁上雯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她今生最温柔告白就是所有皮肤表面都是功夫,她与众不同的专长是深懂皮肤上微生物群,并且擅长倾听身体声音、充当皮肤通讯信使。生活中的她坚信“坏事可以发生,也可以解决”,皮肤生病了也一样。
回想起当医生之路,袁上雯忆述,那是受到医生外公的默化潜移,“外公原来是一名兽医,五十多岁后退休转行,把医治对像转为人,虽是擅长神经内科,但在台北的诊所什么病都治。”
她说,每逢暑假从台中到台北探望外公及外婆时,她都会在诊所跑上跑下,“假如内科我就可以站在旁边观望;换作外科的话,碍于见到血,外公就让我站到另一边,但我还是会偷看。”
印象最深刻的是,但凡有人出车祸被送到诊所缝合伤口时,她那身为诊所护士的外婆会在后面房间准备器械,“我就会问外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也曾经要求外公教我怎么缝合伤口。”
“从小就看习惯了,所有也不觉害怕。”对年少的她来说,这份医生工作挺不错,加上外公和外婆不时给她鼓励,“他俩曾带年幼的我去算命,算命师透露我会当医生。”
“他俩则把诊所所见牵连起来。”此后,每逢聊天时,外公与外婆都异口同声说道:“她都不会怕的,那以后一定当医生。”也因为这样的激励,她认为当医生是理所当然之事。
“我本身也不会排斥。”只是,由于双亲并非医生,其母亲觉得当医生非常辛苦,并未期待她在这方面有所成,反而鼓励她去当老师,“国中时候一度觉得当老师也不错。”
“不过,后来经过努力读书后,成绩也还可以,况且,当医生可以帮助到许多人,我便把每个申请入学报名都填上医学院志愿,最后成功申请到台中的中国医药大学。”
“总共念了七年,当中五年在大学修习,两年在医院实习。”考取医学士学位后,她继续修读专科,“当时兴趣广泛,连带妇产科也选择,不同医院申请不同专科。”
至于为何花落皮肤科,源于一次嘴唇发炎事件,“我不晓得这是什么病,看见嘴唇又红又肿,还会流汤流水,像是吃了红酱意大利面,心想这是个怪病。”该如何是好呢?
把口红颜色拒于“唇”外
“当时还在医院学习,每天都忙于在值班备勤,未得空仔细观察,尽管越来越严重,但仍然可以继续上班,只是没有去照镜子就不觉得它会不好看。”直至有朋友问她,为何不看医生?
一语惊醒梦中人,“随后才去找学长和看皮肤。”查明因由后,袁上雯开始天天观察自个嘴唇的变化,“我的个性蛮直接的,这也是个很直接的器官。“
“当它恶化时会流汤流水,进步时则会收干,皮也慢慢长起来。”她说,每一天都可以看得到其进步,“皮肤不像其他器官,以肝脏为例,还得用仪器才可检查出来。”
此后,她开始留意和关心皮肤状况,也发挥柯南精神对皮肤抽丝剥茧,她发现自己还蛮喜欢这样,因此决意攻读皮肤科。不只是对自个皮肤感兴趣,她认识一个人也是从对方皮肤开始。
“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会生病,只是什么时候生哪种病,而嘴唇发炎于我是个转捩点,当时发现到体质会变的概念。”她说过去涂任何口红和护唇膏都不会发炎,但后来就不能用了。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许多时候,没有特别的原因,体质就改变了。”从此以后,再喜欢的口红颜色,她都必须拒于“唇”外,“只有一两个品牌的口红还能用,否则就会过敏。”
“从那时开始,对皮肤产生兴趣,并且不时会观察它的反应。”她以自身情况为例,只要睡眠品质不好、感觉疲累时会出现过敏,又或者出现发炎状况时,吃到花生就会更加严重。
“这都是实际上会发生的困扰,也是我的亲身体验,所以,医生对病人苦口婆心的那些建议都是真实的,不只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
牢记皮肤微生物真面目
在皮肤专科研读三年半,袁上雯进入到知识如海的世界,“刚开始时,我们需要念很多书,书里有很多照片,因为每种皮肤病都有不同表症,直的、圆的、方的、横的,还有红的半红的。
“相差一点点都代表不同的疾病。”她说,除了要勤念皮肤外观(照片)课本,还要苦读病理书本,也就是将一小块皮肤切片,放在特殊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其真面目。
“另外,霉菌也都有图谱,每一只霉菌在显微镜下又长什么模样呢?这些统统都要看照片,我们必须紧记它们的样子,这些都在考试范围内。”
她坦言,单单看书也许无聊,可是如果看到病人的状况,跟书中照片所展示配对上就变得有趣了 ,“在医院上课时,会面对较为棘手皮肤病,一般上,医生都会先给病人诊断。”
“之后再做切片检查,一旦结果出来后,我们都会自己看片,此时就得核对跟自己先前想的是否一样。假如每一次所想的方向都对,自然建立起自信,并涌现成就感。”
这三年半皮肤科深度学习给她丰硕收获,“我喜欢这种感觉和成就感,肯定是选对科系了!”
她说,相较于重症科的外科手术,皮肤医生虽不至于救人一命,但皮肤生病照样会给患者带来生活与情绪干扰,如果可以看到病人每一次回诊都有好转,那种欣慰油然而生。
皮肤专科训练后,她到诊所工作,随后负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修皮肤与抗老化课程; 再回台执业数年,2007年成立袁上雯皮肤科诊所。目前,拥有中西医及EMBA企管硕士学位。
像极了皮肤通讯信使
期间,袁上雯分享了一个个案故事,“有一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大学生,从小常被同学嘲笑与霸凌,尤其每次跟女同学说话时,男同学都会取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令到他非常自卑。”
“后来,他到台中上大学,找到了我看病,一段时间后,治疗效果良好,只是好了以后还是偶有复发,我便问他每天几点入眠,他回说凌晨两三点,我再跟他建议提早到晚上十一点。”
该大男生深觉不可思议,“怎可能那么早睡?”他跟她讨价还价到凌晨一点,并问她好不好,“这是你的身体在抗议,我只是想替你的身体讲话而已,不是我说好就好的呀!”她对他说。
庆幸的是,他还是听取她的劝告,把睡眠时间慢慢往前移到晚上十一点,“脸上痘痘再也未有复发且没有长新的,渐渐地,他的人也变得开朗起来,不再是以前那个自卑害羞大学生。”
“他开始参加社团、结交新朋友,后来还交了个女朋友呐!”看到对方好起来的模样,她比他更开心,“调整生活习惯后,连带他身体的其他毛病,比如:便秘和失眠都得到改善。”
问她是否觉得自己像极了通讯信使,她哈哈大笑认同此说法,“对呀!我常常在做这件事,经常对病人说:自个身体抗议都无法理会,还要我告诉你,而且我一直告诉你,你还不听。”
身为皮肤信使的意义在于她在扮演皮肤翻译员的角色,“皮肤说着不同的语言,我帮它做了点翻译,将皮肤语言转换成人类语言,进而不断提醒那些不知状况的大多数病人。”
“皮肤代表一个人是否善待自己,眼见善待皮肤的人,我感觉他们仿佛善待了我。”这是一个皮肤信使的肺腑之言。
皮肤在说话别不理它
袁上雯医生声称,皮肤是会说话并传达出信息,“只是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她抱定今生使命就是提醒大家皮肤要说的话,“吃东西与晚睡觉反应在皮肤的表征都会明显。”
“像脸上长痘痘可能是吃花生、煎炸食物或晚睡导致而成,只是大家不去理会,持续这种吃和睡的习惯。”她表示皮肤会透露信息意味着身体没办法适应了。
“反应在脸上算好,至少看得到,若反应在肝脏呢?晚睡也会伤肝的呀!但是,它看不到也不会说话,等到发现时就相当严重了。”她有感而言道,皮肤与体内是相互影响的。
“皮肤不只是皮肤,它深透内心。”她说,皮肤代表整个身体在说话,它的表征可能意味体内某个器官出问题;此外,内在压力、情绪与奇异状况也会影响器官,随之反映在皮肤上。”
她以长期经痛引发心理焦虑状况为例,这个焦虑会反映在皮肤上;反之,皮肤疾病反覆发作也会造成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她亦提到不同性格的人皮肤病和对待皮肤病的态度大不同。
“像那些比较焦虑的人,他们的疱疹较容易反反覆覆发作,唇部或身体其他部位都会有;生活作息比较乱的人,他们可能较容易长痘痘和皮肤暗沉。”
“个性大而化之或是豪迈之人,他们多半把皮肤疾病拖到很严重才治疗,比如:小痘痘不理会,直至它长成了疔疮;再者,有的患有湿疹却抠抓到导致破皮,都不去就医。”
“一般上,心里健康强大的人,其皮肤状况也相对较为健康。仔细地问一些皮肤疾病患者,总会找到相对应的心理状况,人跟皮肤与心的关系就在于此。”“如此看来,”开心是皮肤亮丽的秘诀。
侧记:阅皮无数后待肤之道
小时候看到童年玩伴弄得自己皮肤伤痕累累,袁上雯都会有意无意间保护自己,“但不太明显,因为大人也会叮嘱我小心,可我本来就是文静且不会玩高风险或碰撞游戏的孩子。”
长大后,作为懂得呵护皮肤的医生,她笑称,自己并非皮肤保养品重度使用者,“家里不会摆放数十瓶护肤品,只是使用有效果基本产品,尤其我已经知道各种皮肤状况。”
“平时会不时观察自身皮肤,若是太干燥呈脱皮现象就得搽乳液,要是已经太油就让它保持清爽,搽少量乳液,像我属于干性肤质,到了天寒地冻的欧美国家,脸部和嘴唇都很干。”
“可我不会像别人那样等到皮肤干裂才处理,只要感觉皮肤紧绷就一直搽乳液,护唇膏也是不断地搽。”如此一来,回到台湾就体“有”完肤,“大家都觉奇怪,其实,我有注意皮肤。”
“另外,当地太阳也很猛烈,需要涂防晒乳,那些大家认为凉快的地方都得涂,多半人都不以为意,结果皮肤很快就晒到又红又黑。”她指出,自己会在不同地方,采用不同照顾方法。
“我会知道皮肤的需要,在平常日子里,每日保湿和防晒功夫须做足,尤其保湿次数不只限于一两次,有时候四五次也是需要的,总之要一直留意皮肤状况,提供足够的补水及锁水。”
她指出,相较于台湾,大马气候没有那么干燥,保湿次数理应少,但碍于大家都长时间处在冷气房里,还是要勤于观察皮肤是否脱皮。采访完毕,感觉这就是一个皮肤科医生的美丽日记。
后记:一本书厚度写皮肤情书温柔告白
爱生活的袁上雯会滑雪、冲浪、潜水等运动,也爱煮菜、插花、绘画等静活,称得上动静皆宜现代女性,她除了身为医生,也是个作家,“年轻时很爱逛书店,喜欢很多作家,常常看到一本有感的书,就想说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像侯文咏或吴念真导演。”
经历廿多年日复日接见患者、诊断与开药的岁月以后,把自个医术练得精纯熟练,但她觉得,生活似乎不仅仅是如此,“除了行医,我还可以做什么?”爱分享的她找到写书这个答案,“出书可以照顾到更多不能到我诊所的人。”于是,她写出一个皮肤科医生的温柔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