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和最可怕的疾病之一。狂犬病的书面和图片记录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今天就让医生来告诉你,它有多可怕!

目前,狂犬病在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文告指出,狂犬病每年至少导致5.9万人死亡,大多数死者来自各国的贫穷社区。狂犬病病毒在亚洲和非洲最为猖獗(其中亚洲病例最高),约99%犬源狂犬病问题都来自于这两个地区。
过去几年期间,许多国家采取行动,通过扩大狗接种疫苗规划,进一步提供人类暴露后和暴露前预防狂犬病生物制剂,以及开展社区防控狂犬病工作,加强狂犬病控制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狂犬病预防和管理的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上月初,在2023年亚太兽医师会(FAVA)联盟年会上,发布《迈向东南亚狂犬病清零》(Moving Towards a Rabies-free Southeast Asia)白皮书。此白皮书与亚太地区最大的可持续发展和ESG绩效媒体,以及商业情报机构Eco-Business联合撰写,内容着重于探讨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尼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面临的具体挑战,探讨实现“Zero by 30”全球战略目标的策略,期望能在2030年,终结由狗传播的人类狂犬病致死案例。






法丽娜:东南亚为高发地区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兽医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系主任法丽娜医生(Farina Mustaffa Kamal)分析:“过去,狂犬病一直纯粹被视为是动物方面的问题,因而导致狗群控制和疫苗接种计划的局限性策略,这种对症方法可能产生反效果。现在,我们该是时候采用综合方法,并整合各方面力量。投资狂犬病控制,不但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医疗体系,改善相关医疗护理的获取途径,也有助于促进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跨业合作所获得的数据,也有利于确保未来的计划奠基于充分的证据和经验之上。”
虽然许多国家已经采取多方面措施应对狂犬病,但东南亚各国目前仍然是狂犬病的高发区,使得数百万人面临潜在狂犬病暴露风险,也导致东南亚地区成为疾病的主要传播区域,扩散趋势不断加剧,甚至在之前未曾报告有狂犬病的地区,也接连出现病例(包括马来西亚)。
接种疫苗杜绝病毒
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狂犬病几乎100%致命。在高达99%情况下,家犬是将狂犬病病毒传播给人类的病因。狂犬病也可以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狂犬病通过咬伤、抓伤或直接接触粘膜(例如:眼睛、口腔或开放性伤口)传播给人和动物,通常是经由唾液传播。年龄5~14岁儿童往往更容易成为狂犬病受害者。
导致狂犬病感染扩散的因素包括:
●大量未接种疫苗的流浪狗。
●宠物和流浪动物的疫苗接种率低。
●动物疫苗资源和获取管道有限。
●狂犬病跨境传播。
专家强调,狂犬病是疫苗可预防疾病,可以通过综合犬只疫苗接种、教育和监测,来达到全面预防的作用。为犬类接种疫苗,是预防人类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因为这可以从源头阻断传播。为犬类接种疫苗也能减少对暴露后预防的需求。
另外,儿童和成人也需要犬类习性和预防咬伤方面的教育宣导。这也是狂犬病疫苗接种规划的一个重要扩展,以降低人类狂犬病的发病率,减轻治疗犬类咬伤的经济负担。唯有结合政府、非政府组织、疫苗开发制药公司、兽医、宠物主人和更广泛社区等各方面的协力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东南亚实现零狂犬病,并且改善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