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被誉为华族之魂的林连玉在1985年12月18逝世,林连玉基金一如既往为其举行公祭仪式,今年大会促请政府,以更开放且公平的态度,对待各源流学校的发展。
林连玉公祭仪式今早8时在吉隆坡福建义山林连玉墓园进行,大会公祭文由巴生兴华中学老师谢锡福撰写,并由林连玉基金副主席骆展丰代表宣读。
大会公祭文中提及,林连玉精神奖从2012年首次开放给友族同胞提名,至今共有5名友族个人及团体获奖。
(拍摄叶原溢、连利元)
“我们深知,华教运动这条路不能变成单一族群的事,秉持各民族共存共荣的理想,我们将努力团结所有弱势群体以壮大我们的力量,把维护华教的精神升华至维护民权的精神,使我们的奋斗更具有说服力。”
另外,文中说,华教的路并不平坦。
“过去几年,沙巴、砂拉越、雪兰莪、槟城及马六甲5州政府,相继宣布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个别州政府包括最近柔佛州政府,都公开拨款协助独中发展,显示近10多年来朝野政治的竞争,为马来西亚国运打开新的可能之余,也为华教的发展带来新的机运。
“然而,朝野政治势力的消长乃至政府的连番轮替,也凸显了我国政治的结构性难题。
“2022年第15届大选因各党席位不过半而促成新的政治局面,‘绿潮’的形成威胁着我国朝向更开明的政治发展。极端种族和宗教主义的幽灵不仅席卷北马4州政权,并有不断扩散的趋势。
“要政府以更开放的态度、更公平地对待各源流学校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必将秉持所有华教志士‘公民抗争,匹夫不可夺志’的精神,努力去松动支撑种族主义高墙的栓子,直到高墙倒下的那一天。”
逾百人参与林连玉公祭
于周日(17日)举行的林连玉公祭仪式、第36届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及《落地生根》林连玉传史诗舞剧演出,为今年度华教节落下帷幕。
有逾百人参与林连玉公祭仪式,并获得由社会各造献上的910个联名花圈。
出席者包括林连玉养女林达及夫婿朱治和、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副代表卜正珉、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教总主席谢立意、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华总副总会长拿督黄保俊、隆雪华堂会长颜登逸等人。
在完成公祭仪式后,众人则移步到尊孔独中,出席第36届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并欣赏《落地生根》林连玉传史诗舞剧。
林连玉的忌辰12月18日,自1987年起定为“华教节”,以发扬林连玉精神。
华教节在2023年迈入第36届,也是林连玉逝世38周年;2023年华教节主题为“勿忘初心忆族魂”,自11月25日起展开系列活动,12月17日(周日)结束。
神会目经历改革之路
槟城大山脚福德正神会理事长拿督王德恭指出,该神会目前正经历改革之路,希望透过改革计划,强化组织和巩固商业臂膀,赚取更多收益,以便增加华教和慈善公益拨款,并推行更多华教发展项目。
“改革的路是很难走的,但我们不会因此而退缩。正是因为福德正神会先贤当年坚持改革,大山脚的华文教育才能蓬勃发展。”
王德恭周日与副理事长伍汉勋和总务王嵣荃,前来吉隆坡领取林连玉精神奖后,在台上发表得奖感言。
他形容,这个奖项对他们意义非凡,不仅让他们追忆历届先贤共同为华教和华社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更会是他们将来坚持的动力。
“大山脚福德正神会从成立起,就致力于发展地方华文教育和公益慈善事业。如今已经踏入第137个年头,这一路走来,要感谢我们的历任理事长和理事始终坚守理念。
“我们想把这个荣誉献给他们,以及所有支持我们的大山脚人。”
今年收获12份提名
2023年度林连玉精神奖共有4位得奖者,分别是林连玉基金前主席已故吴建成、大马华教园丁已故莫泰熙、大马淡米尔文规范理事会顾问纳拉雅纳萨米,及大山脚福德正神会。
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主任姚丽芳指出,林连玉精神奖自1988年设立以来,2023年迈入第36届,包括本届,共有115名个人和团体荣获此奖。
她在颁奖典礼向各界汇报遴选委员会工作报告时说,2023年共收到12份提名,即3个团体及9名个人,与往年不相上下。
另外,姚丽芳说,我国在2020年至2023年4年内,几度经历波涛汹涌、动荡不安,更史无前例地连换4名首相.
“去年11月大选产生了团结政府,今年8月6州选举也让首相拿督斯里暂时度过难关,可望继续执政4年,局势似乎稍微稳定。事实却不然,人民仍感前途晦暗不明,认为新政权施政乏力、改革举棋不定、经济欲振无力、教改寸步难移,也任凭极端种族宗教言论肆无忌惮,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关系犹如雪上加霜。”
不过,她相信,只要遵循正确的道路,不违真理的客观规律,有恒心的坚持信念,终有风雨停歇、阳光灿烂的一天。
吴建成长女:父亲乐于助人
吴建成长女吴怀颖形容,父亲乐于助人,甚至会载送陌生人一程。
她代替父亲发表得奖感言时分享,父亲有一次在雨天,到捷运站载送妹妹,看到路旁一名外劳女子冒雨前行,于是让对方上车;不久后,又见到一名年轻男子在冒雨前行,他又一次停下车载送这名男子。
“我妹妹就有点担心了,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那名年轻男子也感叹说,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愿意载陌生人,还反问父亲不怕他是坏人吗?我父亲就回他,那你不怕你上了贼车吗?”
吴怀颖指出,父亲是不管对方的身分地位,只要有人需要帮忙,而他又有这个能力,他都非常乐意帮忙。
“他始终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强与弱并非绝对,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方面需要辅助。如果大家互相扶持,那这个社会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种信念贯穿他的一生,并对他从事教育,奉献华教产生极大影响。”
他补充,虽然林连玉精神奖颁发给其父亲,但它也是属于所有为华教出力出钱的热心人士和华教同道的。
“在父亲的所有努力中,离不开这些人士的支持。”
“莫生这回没得拒绝领奖…”
“莫生这回没得拒绝(领奖)了…”
莫泰熙遗孀林美莲指出,此前早已有华教同道建议并推荐,在华教献身50载的莫泰熙,竞选林连玉精神奖,但这些建议都被莫泰熙拒绝了。
“他说他不需要这奖项来鼓励自己,让其他人领吧。
“莫生往生后不久,华教节活动之一林连玉精神奖公开提名竞选,共有10个团体和教育团体共同提名莫泰熙竞选这奖项,这回莫生没得拒绝。”
她希望莫泰熙在天之灵,也能感受到许多人对他的爱戴和崇敬。
林美莲说:“莫生的人走了,但他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给华社,那就是华教故事和园丁精神。现在,华教故事有丁钉团队在延续传承,而听过莫生讲华教故事的成千上万的人们,都会发挥莫生的园丁精神。”
多样性是力量
非阻碍国家进步弱点
纳拉雅纳萨米强调,多样性是一种力量,而不是阻碍国家进步的弱点。
“高喊保留民族身分的口号,对部分人而言是反国族的。在多元民族国家,有人认为少数族群应放弃自己的身分,融入多数族群,采纳并认同多数族群的语言和文化(同化)。
“如今,大多数国家也开始转变为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社会。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现实,然后重新思考、尊重我国的多样性。”
他也强调,中文和淡米尔文教育在我国已有200多年历史,文献证明华裔和印裔先辈很早就来到马来亚。
“如今,华语和淡米尔语这两个历史悠久的语言,已是世界各国通用的语言之一,因此我们理应考虑如何利用这一优势,而非设法阻碍它们的发展。”
纳拉雅纳萨米说,印裔社会仍存在许多须被克服的障碍,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持续不懈的努力。
“弱势群体在求取成功的路上,往往面对更大的挑战。若无旁人引导及援助,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可能在国家发展洪流中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