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有文有路

潘有文

文 文 文

潘有文:拜年乐趣只限童年?

 在童年的记忆中,过农历新年,除了期待可以玩不同类型的鞭炮、喝不同的汽水、吃不同的糕点、除夕吃团圆饭之外,另一个期待就是约定三五好友,骑着脚踏车浩浩荡荡到同学或朋友家拜年。

 当然,当时,尤其是小学时期,根本不明白拜年有着辞旧迎新、表达祝福、联系亲朋增进感情、传承民俗风情这些意义。

 小脑袋瓜想的就是可以和朋友谈天说地、讨红包、喝和吃平常少吃少喝的饮料和食物。而且,从年初一至元宵,就是可以用拜年为理由,到处趴趴走,家里长辈也不会说什么。

 上了中学,由于学校距离家中有一段长距离,接触更多事物,也不太期待拜年,仅对电视上的贺岁电影和节目还有一丝兴趣。


 当时,对于拿着两粒柑上朋友家的拜年,再交换回粒柑的方式已觉得有点无聊。渐渐的,对于拜年已少有期待。

 投入职场后,过年需要和别人一起挤公交回乡,或者自己驾车塞在车龙中回乡,已消磨掉拜年的兴致。过年的时间不是走走商场,就是窝在家中,拜年对我好像已成了历史和只是美好的记忆。

 无疑,拜年是亲朋好友之间联系感情、增进友谊的机会。在拜年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感情、叙叙旧情,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当然,拜年也是晚辈要向长辈拜年,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但对成长后的人,这些也许变成只是一种仪式,成了过年的一种仪式感。

 拜年确实有其积极面,可能人在成长之后,那些本来就可以简单一点就获得的喜悦,已经被生活、工作、情感所磨平。

 然而,对于孩童拜年时的情景,有时还是能让我看得津津有味。也许是可能是想藉此从他们身上回味童年的拜年乐趣。虽然不会抗拒拜年,但也不会再兴高采烈,也许这就就是成年人和孩童过年的主要分别之一吧?

即使剩下一点点

 成年人的拜年聚会可能也附带另一层目的,除了可能会攀比彼此的生活和工作、孩子,还可能是一种商业交际,互相交换名片或资讯,期待建立某些关系或商机。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藉拜年附带不同目的,但纯粹拜年,认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祝福的方式,相信已买少见少。

 然而,不管如何,拜年的积极意义依然需要保留,即使可能已被某些附带目的所涂鸦,但相信还是有不少人认真对待拜年背后的意义,即使只剩下一点点。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有文有路

潘有文

相关文章

潘有文:再议酒商助力华教

潘有文:死刑松绑,正义何存?

潘有文:警局夜间闭门和“芝麻开门”

潘有文:学习障碍?面子障碍?

潘有文:浮罗交怡成穆游客胜地,行吗?

潘有文:天价研学:歪曲教育意义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