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杜春祥少将是大马武装部队里少有的华裔高级将领,这位出身自皇家游骑兵团(Rejimen Renjer DiRaja)的军事将领,以精明干练的领导才能和擅用军事智慧带兵遣将,于2019年退伍的他,早前坐在“将军府”里,给大家说一则长达42年8个月又10天的军旅岁月故事。
在一个静谧午后时光走进一所安静排屋,甫进门就望到门前挂着一块“将军府”木雕,散发一股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的气息,这里还真住了位将军,他是退伍司令拿督杜春祥少将(二星将军)。
在客厅里见着他本人,那如鹰般锐利的眉眼让人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当然,此处不是军营,他也不在部队了,从前的不苟言笑换上此时的笑容满脸,他更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者。
2019年退伍前,他担任驻砂拉越联邦第一步兵师的师长,长达42年8个月又10天的戎马生涯中,他不仅创下大马军官在役最长的纪录,也是我国国防卫队史上华裔军人担任最高职位者。
眼前这位出身自军人家庭的将军,曾是首位华裔担任陆军精锐的第8皇家游骑兵团快速反应部队(8RRD(PARA))的团长。此外,他也曾是陆军第11步兵旅首位华裔旅长。
走进客厅留意到墙上有一幅显眼的“蒙古伟大可汗”的挂饰,上面印有战略家成吉思汗、军事家忽必烈等人肖像,好奇地问起挂饰由来。他提到了那一年被派往蒙古乌兰巴托参加一项会议。
“当时看到它是个皮制挂饰,当场把它买下,回国后再框起来。”他忆及念中学时,书本上都会读到古往今来显赫的征服者,后来担任大马武装部队参谋学院教员期间,进而对他们有深究。
“那个时候,课程最大模组之一是领导力,我们需要研究过去有成就指挥官的领导力,当中人物有成吉思汗与忽必烈,上课者得学习如何在指挥官生涯里,运用上他们的领导和指挥策略。”
他熟读成吉思汗事迹之后,最大的心得是折服于对方自信与决心的表现,“倘若要执行一件事务,纵使下属持有反对意见,也要按照自个细思深究所得,再遵照内心的声音去采取行动。”
不过,他不否认,这是强项也可能是个弱点。除此之外,被奉为中国兵家经典的《孙子兵法》,也是他经常翻阅的读物之一,“这些都是会给到我启发的人物与事物。”
完了以后,他带领我们参观位于二楼的私人收藏室,刚踏入室内,未经细看已赞叹不已,里头陈列了林林种种珍贵旧照片与军品、徽章、记录簿、纪念品等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这里头有他为国家奉献的毕生功绩与战绩,也是足以让他引以为傲的今生。坐在二楼沙发上,我们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一起回到那些年惊险重重的军旅岁月……
军旅首个报到在医院
拿督杜春祥的父亲杜曾是英国空军地勤人员,在马来亚沦陷期间,被日军俘虏并押送到印尼的战俘营关押,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释放回马,辗转到关税局服务,1975年才退休。
他有九个兄弟姐妹,6名兄弟之中,有4人加入军队,包括他本人。“大哥在海军服役34年退伍;二哥和三哥也在空军退伍,我则是加入了陆军。”
在柔佛出生的他,童少年时期,随着父亲从登嘉楼移居到吉打,最后落脚处是槟城。当年之所以萌生加入军队念头,除了哥哥们都是军人外,他坦言,自己不爱念书,加上父亲正值退休。
他顺理成章也理所当然投考陆军,“可惜,未满18岁,只好去读先修班一年级。”18岁的他如愿加入陆军,军旅中首个部队就是擅长丛林作战的第8皇家游骑兵团。
“1977年加入,1978年1月初前去怡保报到。”未料到迎接他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报到方式与地点,“当我去到办公室时,发现直属上司并不在室内。”
原来,其上司黄声南少校在刚过去的节礼日(Boxing Day)当天,因在森林里与马共成员枪战,在激烈交火中腰部受到枪伤,事后由鹦鹉直升机紧急送到怡保中央医院抢求。
“他几乎命丧枪火下!”在面对突如其来状况,他不得不转往医院报到,“那时才18岁,如果我说不害怕是欺骗你的。”资深队友还吓唬他说:“下周轮到你进森林,你也得面对死亡!”
在任何时候,他表示只要恐惧在心中挥之不去时,一定要利用另一件事情来克服它,“为何他们枪伤我的上司,我要找到他们为止。”纵使心中升起不忿,他也得回到营地开展其军人生涯。
年轻排长的生存之道
“怡保营地是个格外热闹的基地且属于战区。”杜将军忆述,那是因为那里邻近地方有许多森林,而马共成员就匿藏在林中,“加上此地有个大草场,供直升机降落,以备不时之需。“
他指出,倘若遇上敌人发生枪战,有受伤的兵士或是逮捕到目标人物,那就可以利用直升机载送到怡保营地,“当年,与马共的枪战都发生在森林里,但也不是经常有的事情。”
“我们只有收集足够情报才会展开围剿行动,可要逮捕到他们并不容易,因为我们通常只进入森林两三个月,而森林是他们长期盘踞之地,可说是他们的家,因而擅长在林里迅速行动。”
他的首个任务落在报到后的第三个星期,接受过军官训练的他担任排长职务,“兵士们个个比我年长,但我需要懂得如何在丛林中指挥他们。”他直言,首次出任务多半是不知所措的。
“在课堂上所学跟森林里实战截然不同。”他提高声量,说道:“在森林里,敌人是活生生的,面对的也是真枪实弹!”作为军队新鲜人,他最快的学习策略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于是,他向擅长寻找敌人踪迹的军士学习,但无论如何最终做决定的还是自己,“我利用所吸取知识结合队上军士经验。”所谓“一次生、两次熟”,“到了第五次出任务就相当自信了。”
“这就是信心来自于实践。”尽管首次进森林未遇见也未与马共成员起正面冲突,如今回望这一个亲身上前线的任务,他给年轻的自己的表现打了七分。
驻扎时间视任务性质
杜将军在怡保第8皇家游骑兵团期间,其首要任务是进森林追捕马共成员,因此,与后者有近距离接触是时不时会有的事,他提到在森林驻扎时间的长短,胥视任务的性质。
“如果是特别突袭行动,只要追剿到他们就马上退出森林;换作是例常搜索与摧毁行动,由于需要在森林里巡逻至找到他们为止,这就要在林里待上两三个月。”
他说,每一次布署行动前,他们通过卧底、村民或原住民取得情报,大概知道马共成员所在位置,“当年未有全球定位系统,我们难以得知对方精确位置,只能按地图或踪迹慢慢搜索。”
一般上,搜寻行动以分组形式出动,“部分留守营地,部分出外执行任务,其中又分为近和远距离搜寻小组,负责远距离的兵士会带备粮食,两三天后才返回营地。”
他们尝试搜寻的是马共成员的踪迹,“若是靠近敌对基地会发现脚印或断裂树枝乃至执行巡逻和守卫的哨兵,通常距离营地15至25公尺外,以防止我们接近其基地。”
“敌人不会直接出现在你的眼前,而行动的目标是:我们看到他们而他们看不到我们。”他指出,若是不小心被马共发现其踪影,“肯定会发生枪战或是对方马上逃离所在位置。”
指挥官不能纸上谈兵
“通常他们都是在夜间采取攻击行动。”于是,杜将军等人必须预先在对方可能活动的附近范围置下埋伏点,“万一他们前来袭击,即使是休息时间,我们也能作直接反击。”
“他们非常熟悉森林的环境,也并非以大群组规模出动,以致当我们要把对方包抄时,他们也能迅速逃离。”如是进进出出森林的生活过了两年半,他与队上全员被派遣驻守砂拉越诗巫。
抵达当地执行同样任务,只是对象从马共换成砂共,“那里的热带雨林更多、更大、更复杂;另外,当地还有许多河流,需要应付河上巡逻的突发状况,加上砂共成员属于战士型的。”
“尽管行动性质雷同,但不同对手与元素,挑战相对提高。”他指出,一项称得上成功的行动意即将马共或砂共成员带出森林,“再不然就是枪伤他们或找到收藏物资的据点。”
他们也会遇上因为缺粮而选择投降的敌手,“尤其是年轻人很难挨得住。”身为行动指挥官,他一直都有参与实际搜寻任务而非纸上谈兵,“我不能一直待在营里,领导者要以身作则。”
为了奉献国家,在武装部队的日子他每天24小时候命,“即使是元旦或是农历新年都在丛林里度过。”他坦言,尽管不能回家会有伤感,但此乃他的任务,“一切以国家为先。”
风不知道意外亦难测
第8皇家游骑兵团在1987年被选为快速反应部队之一空降兵试点军团,杜将军说,当一般部队无法通过陆路行动时,快速调遗部队得第一时间提供最快速支援,“我们需要随时候命。”
自1999年至2002年,他成为第一位担任该精锐部队华裔统领指挥官,“这不是普通的部队,统领起来也不易,除了要有胆识,也要有领导力。”
他认为,身为空降部队领导需要具备影响力,带动部队成员士气,“有的兵士会畏高,因此必须激励他们,以克服恐惧感,若是无法从高空跃下,兵士将被视为违令。”
他说,快速部署与伞兵的平日训练也如临大敌,风险重重并可能造成伤亡,“兵士们从机库开始训练,四周后才正式作飞机高空跳伞,只要成功完成8次降落任务,才能获得伞兵训练徽章。”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完成,毕竟从机库换成飞机不能相提并论,若是试几次都不行就会被拒于门外了。”他指出,这是个特种部队,只有特别的兵士才有资格加入。
每一次训练行动始于夜晚,以数名空降兵前导部队(pathfinder),在大部队空投行动前,于敌后方先行伞降,寻找与设立方向标及降落区域,以引导后续部队精确降落。
该部队也会通过地形图事先得知降落点与集中点。随后,全营数百位兵士将从呈梯级高度的飞机降落,以避免相互碰撞,“飞机不停飞行,兵士轮流空降,争分夺秒,一刻都不能停下来。”
他指出,整个训练重点是,部队全员正确着陆,着陆后以最快速度集中,才能前进进攻,“我必须在8个小时内召集到部队所有兵士。在降落过程中,若兵士掌握不好姿态,容易摔伤。”
“另外,风不会知道我们在训练与否,一旦强风来袭,可能会把兵士吹离原定降落位置,或是导致不完美着陆。”他表示,每一次的训练都可能会发生意外,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所以,每一次等到行动结束后,我才通知太太完成任务。”在他的二楼珍藏室里,有一本蓝色小本子,“簿子里头记录了我过去跳伞的次数。”每跳一次记一次,次次都是生命的高度。
后记:不存在“不能、不知、没有”
拿督杜春祥是个以严肃领导风格出名的军事将领,他直言,最不想要听到别人对他说“不能、不知、没有”这三个答案,“若是不能就去学、倘若不知就去问、假如没有就找到有为止。”对他来讲,“不能、不知、没有”是不存在的,“如果只会用这三个词推搪,什么事情都不必做了。”他笑说,想要轻松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至于给当下新生代的耳提面命,他表示爱国精神是必须要有的,而为国奉献的行动可以有千百种方式,他以老师为例,把学生教好也是其中的爱国方法,“看到学生迈向成功,其实,自己也是有成就者。”作为一个曾在沙场上拼博的军人,他给大家最真实且踏实的人生哲理,正是以使命为导向的生命态度。新年已过,且找出自己今生的使命!